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陈燕 王方辉)太白湖新区石桥镇第一书记工作队驻村以来,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主题,强化自身建设,打造过硬第一书记队伍,全面落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各项任务。通过党建联片建、人员联片帮、规划联片定、项目联片落、产业联片兴、治理联片抓,驻村帮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抓制度强管理,激发队伍活力。组织第一书记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筑牢思想政治根基。依托省工作专班“公开课”、全市第一书记“大讲堂”、工作队“一月一主题”培训等载体,提升驻村帮扶工作本领。第一书记严格执行请休假和外出工作备案管理制度,持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督促第一书记时刻紧绷“纪律”之弦。组织第一书记深入开展走访调研,立足村情民意,围绕驻村帮扶5项职责,科学制定《年度帮扶规划》及《第一书记重点帮扶任务》,确定重点帮扶事项。
抓党建聚合力,筑牢战斗堡垒。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联建共创,依托石桥镇党建综合阵地项目,以乡村居民和返乡、入乡人员为服务对象,以村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创新打造融合“党务、村务、便民、产业、乡风”等功能和场景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乡里中心,带动发展乡村旅游、特色民宿、餐饮等,传承红色文化、泗河文化,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启动实施基层党建“强基赋能”工程,指导村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指导召开党建研讨会、组织建设座谈会、主题党日等各类活动110余场次,确保党组织功能完善、领导有力、运转有序。协助镇党委抓好班子、制度建设以及党员学习,开展“双创双争”工作,培养树立一批先进支部、优秀共产党员、和谐村、文明户,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抓民生办实事,用心服务群众。实施“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主题活动60余场次,协调市农科院与石桥镇建立合作协议,组织科技专家深入基层开展科学普及、技术指导、示范推广等结对帮促服务,选派10名村民参加市级现代高素质农民农业全产业链培训。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建设乡村青少年宫活动室1处,开展寒假暑期爱心托管服务,举办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省青少年科普教育330工程科普报告等活动30余场次,覆盖全镇全部6所中小学校,受益师生3000余人次。开展“医疗健康进村组”活动,联合济宁市市级医学会、太白湖新区人民医院等,在帮扶村逐一开展“医疗健康进村组,服务群众零距离”系列活动,组织医务人员前来义诊,为辖区居民测量血压、心电图等,普及医学保健知识,并对慢性病群众提出治疗建议,惠及群众1万余人。
抓项目促发展,提升工作实效。围绕智慧农业,筹集资金500万元,实施石桥镇智慧农业示范园三期项目(EPC+O),继续完善产业链条,建设冷库等配套设施,保证产业基金的收益。联合市供销社等筹集资金400余万元,共同实施登丰里为农服务中心项目,建设粮食烘干、加工等设施,服务当地及周边乡镇农业夏、秋生产。加快推进村级致富项目实施,指导新闸村藕虾、稻蟹混养项目,指导张桥西村食用菌生产项目,指导刘营村高端西红柿生产销售等。针对石桥镇优良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第一书记联盟”作用,指导派驻镇发展特色农业,做好品牌建设,继续推进“农超对接”,打造有地方特色的蔬菜品牌。实施“方特带动致富”工程,围绕方特项目,向帮扶村全面宣传推广方特人才招聘、招商等情况,引导100余名村民在方特就业;组织方特周边餐饮企业和商户举办美团营销专题培训班,指导60家商户注册并开展网络团购等营销活动,为石桥镇方特周边的餐饮企业和商户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在前李、崔院等帮扶村开展服务配套项目规划工作,引导社会资金建设一批餐饮、住宿等项目,带动群众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