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2日
第08版:

济宁高新区黄屯街道

打造“五美之地” 建设“品质小城”

■孙秀军

2025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之年,也是黄屯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之年,街道全力以赴强化支撑、贡献力量,推动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发展动能稳中蓄势、民生保障稳中提质、社会大局稳中向好,着力把黄屯打造成“五美之地”,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品质小城”,推动黄屯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

打造经济创新发展高地

优体制、强服务,保障经济发展。街道落实“企业秘书”制度,完善包保调度机制,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堵点难点问题。保障2025年工业产值实现9%的增幅,技改投资实现7%的增幅。

促改造、提能级,优化产业结构。持续开展“专精特新·聚计划”行动,制定培育种子库,开展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数字赋能、平台建设、应用推广等专项行动,助推企业生产方式专业化、经营管理精细化、产品服务特色化、技术创造新颖化,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和能级。

抓保障、扩投资,完善产业体系。构建“招商、引商、安商、稳商”全流程帮办、全链条保障、全生命周期的项目帮办服务体系。加快推进鑫工机械供应链日资企业配套产业园项目等重大项目落地,保障德科电气、松岳建机、智慧低碳等项目建设高速高效推进,实现早建成、早运营、早投产。

扩内需、促消费,激发消费活力。积极推进新业态消费场景建设,提升街道商贸中心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融合购物、餐饮、休闲、娱乐、快递等服务功能。落实好新一轮促消费政策,聚焦汽车等大宗消费,利用高新区汽车销售展等系列活动,拉动零售指标增长。

打造党建引领红色热地

进一步拓展35岁以下村级党员干部梯队,建好村级人才储备库,为村级党建打牢基础。持续深化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广泛推行红色物业服务模式,打造“红网融合 幸福满格”特色党建品牌,着力构建“党建引领、网格负责、物业助力、群众参与”新格局,为社区治理提供助力。推动园区党建与产业发展相融共进、互促共赢。打造“红色车间”,通过党建实、组织强、服务优为产业发展增添动力。

打造和美乡村建设宝地

抓好“特色资源”核心“点”。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依托济宁高新区耕达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技术优势,打造红薯培育种植项目,协同推进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逐步形成集红薯育苗、种植、储藏、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打造“网红夜市”一条“线”。利用金色嘉苑西区商业街两侧空间打造网红跳蚤市场,进一步丰富居民游客的夜生活,点燃消费引擎,让夜市“烟火气”点亮街道“夜经济”。

开创“产业融合”新局“面”。着力扶持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加快枫林晚研学农场建设,打造集旅游、观光、研学等一体的乡村振兴新载体,撬动区域发展活力。

打造宜居宜业民生福地

推进精细治理,促进和谐共生。加大教育、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民生领域投入力度,以扩优提质为主线,加快构建学位充足、布局合理、资源优质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推进“强镇筑基”建设。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积极探索政府、市场、居民多元共治的回迁社区物业管理机制,让居民从“有居”到“优居”。

完善服务机构,破解养老难题。加强养老服务中心社会化运营,通过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规范化运营,打造集“养老、托老、老年护理、老年养生、健身娱乐、安宁疗护”等于一体,以医养结合为特色的“医护型”综合养老服务机构。同时扩大服务范围,拓展上门服务、短期托养、日间照料等服务功能,满足周边社区老人服务需求,切实从“养老”变为“享老”。

坚持多元治理,维护平安稳定。推动信访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联动,访调结合、能调则调,形成形式多元、分层递进、衔接顺畅的调处化解机制。强化基层应急力量建设,实现微型消防站全覆盖。全力做好环保督察问题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持续推进人居环境出新彩、亮新颜。

打造干事创业先锋阵地

持续强化街道党工委班子“指挥部”“战斗部”重要作用,健全激励机制,搭建“老中青”合理配置的“教学+管理+业务”榫卯结构,实现干部队伍知识互补、专业配套、经验互鉴、能力叠加的结构功能。大力实施“青年干部能力提升行动”,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岗位轮换,让青年干部更多地深入基层,丰富工作阅历。实施党员干部“铸魂赋能强基”行动,依托街道党校,持续开展领导干部上讲台、部门科室谈业务等活动,鼓励人人上讲台、党课人人讲,让讲师接地气、党课冒热气。

(作者系济宁高新区黄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2025-02-12 济宁高新区黄屯街道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96923.html 1 打造“五美之地” 建设“品质小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