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6日
第07版:

二十里铺街道

精细化管理绘就民生温暖画卷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王盼盼)近日,任城区二十里铺街道以精细化治理为抓手,聚焦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从环境整治到养老服务,从矛盾调解到数字化赋能,用“绣花功夫”织密民生幸福网,让社会治理更有温度、更具质感。

环境卫生

从“粗放管理”到“精雕细琢”

在新城佳苑,网格员与志愿者深入小区清理隐匿的垃圾,并引导居民共同维护公共环境卫生。小区居民张大爷感叹:“小区环境变好了,住着更舒心了!”类似的变化也出现在辖区其他各村,街道通过完善物业化管理机制,聚焦“十乱”清理、绿化栽种、残垣断壁及荒芜庭院整治,持续巩固整治成果,激发村民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营造“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同时,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整合街道、企业及驻地单位资源,对辖区内道路应修尽修,提升交通便利性。

矛盾调解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化解”

基层矛盾调解是民生温度的“试金石”。街道立足发挥街道矛盾调解中心统筹调度、调解难点的作用,实施矛盾调解“1+9+N”(1个街道矛盾调解中心、9个管区调解站、N个村级调解点),主动排查矛盾,提前介入处置,一大批矛盾隐患化解于萌芽状态。建强1个调解中心,依托9个管区人文历史,设计了“大门口调解”“留余调解”等9个特色主题调解站,组织指导53个村,打破“单靠村干部调解”瓶颈,逐村成立了调解志愿服务队,设立村级调解室,集成矛盾调解、普法宣传、道德教化、志愿服务“四位一体”服务功能,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道”。

社会治理

从“传统治理”到“智慧服务”

开发智慧广播系统,设置街道、管区、村三级权限,发布政策宣传、防灾救灾、理论宣讲、文化宣教等方面音频,及时有效地将各类信息传递给居民。依托通信铁塔安装高清热成像云球机11处,打造“两中台、一中心(AIOT中台、算法仓中台,监测预警中心)”的“鹰眼”系统,对地面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利用AI智能识别算法,实现对20余种目标进行自动识别。自主开发“廿格格”系统,对街道进行全域航拍,划分成420个网格。将“一排底线”、群众诉求等列入排查任务,安排机关干部、街巷“小管家”等全覆盖包保,定期上门摸排,发现问题及时上传至App,后台工作人员督促相关部门解决问题。工作实施以来,平均每年排查和处置安全、消防等问题700余件,解决民生诉求2000余件,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民生保障

从“普惠覆盖”到“精准关怀”

深化社区卫生中心和第四人民医院“医共体”建设,让居民看病更加方便、享受更高的报销比例。盘活撤点并校闲置小学校园,推动中学教育质量提高。针对“一老一小”及特殊群体,街道在北村、江庙、孟营等村建设孝善食堂,解决农村老人“做饭愁、吃饭难”问题。同时,常态化开展健康义诊、文艺演出等活动,满足老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生育政策咨询台”,提供适龄婚育、支持生育、优生优育服务,让居民切实感受到“家门口的幸福”。

2025-02-26 二十里铺街道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97993.html 1 精细化管理绘就民生温暖画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