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个赞”看开放包容
3月10日 《人民日报》 常晋
背景:今年全国两会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送出“两个赞”。“为你流利的中文点赞!”被赞的巴西“大胡子”记者,被视为“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一个缩影”。
“值得点赞!”被赞的以DeepSeek公司中青年为代表的一批主创团队,被誉为“正在挑起中国科技事业进步的大梁”。
观点摘要:“两个赞”不一般,一个赞的是开放,一个赞的是创新。从中,我们更能看到发展的包容性。
近来,不少外资机构密集发声,看好中国科技产业。相关报告显示,近70%的美国消费行业受访企业预计增加在华投资,76%的受访英国企业计划维持或增加在华投资。为什么投下信任票?参加“进政协”活动的外国朋友说得真切: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让青春在创新创业实践中绽放绚丽光彩
3月10日 《北京青年报》 杨维立
背景:政府工作报告在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大力支持、大胆使用青年科技人才”“优化就业创业服务,拓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渠道”。报告中有关青年工作的政策部署,体现了对青年群体的关心关爱,释放了激励青年人才创新、鼓励创业的强烈信号和鲜明导向。
观点摘要:创新是青春远航的动力,创业是青春搏击的能量。新时代呼唤更多勇于拼搏的青年积极投身创新创业热潮,燃烧热血青春成就梦想。青年人无论是选择就业还是创业,都值得尊重,关键在于要明确自己的优势和目标,找准自己的兴趣所在和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新创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手段,对于扩大就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鼓励青年创新创业,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包括税收减免、创业贷款担保等,取得了显著效果。创新创业环境“优”无止境。
“民生大礼包”
见证“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头等大事”
3月10日 人民网 岳谭
背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不仅在政策取向上提出“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而且在工作任务上部署一系列重磅举措,透出浓浓的民生暖意。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彰显出“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的人民情怀,传递出以更大力度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的鲜明信号。
观点摘要:发展向前,民生向上。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与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国内情况看,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还不稳固,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民生领域存在短板。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设定为5%左右,不仅是因为有经济增长潜力和有利条件支撑,同时也是出于稳就业、防风险、惠民生的需要。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收官之年,民生工作不仅在宏观政策层面被更加重视起来,而且结合发展所需、民生所盼增强了现实针对性。比如,政府工作报告立足“抓好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将今年就业预期目标设为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又如,立足当前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趋势,部署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发放育儿补贴等抚育保障措施,浓浓暖意赢得公众好评。
民生福祉从“说到”转为“做到”,最重要的“催化剂”是“落实”。民生工作直接同老百姓见面、对账,来不得半点虚头巴脑、虎头蛇尾。绘好“十四五”收官之年的民生画卷,必须处理好局部与全局、微观与宏观、政策与实际、中央精神与地方实践等各类关系,发扬“钉钉子”精神,把各项措施落实到底、具体到人,让各类项目与人民群众需要精准匹配、有效对接,确保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发挥出最大效益。
对“慢就业”多些包容
3月10日 《中国工人》 杂志 李双星
背景:今年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登顶国内影史票房冠军,导演饺子(本名杨宇)也进入大众视野。当被人问起从药学转行动画的经历时,饺子回应称,“啃老”3年,能走上这条道路多亏母亲的支持与包容。
他口中的“啃老”并非无所事事地躺平,而是在母亲的支持下,自学三维动画软件、耐心打磨原创动画短片。用3年沉寂的时光,饺子交出一部诚意满满的处女作,继而叩开了动画制作的大门。在他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是“啃老”给了他发挥创意的空间,为此,他特别感谢了母亲的支持。
观点摘要:近些年,在年轻人中出现了“慢就业”的现象,即毕业后不立即踏入职场。人生选择本就是多元的,况且每个人手中的资源、天赋、家庭条件千差万别,不该用同一种成才路径套用在所有人身上。允许另辟蹊径、包容创新,才能为怀揣梦想的人们提供成才的土壤。
对那些还处于起步阶段的年轻人,家庭和社会应该适当多给予一些试错的机会,留出一些自由生长的空间,这样才能让更多有创意、有才华的人能大展身手。同时,也要对年轻人加以引导,防止“慢就业”在盲目拖延中可能转化为“懒就业”,甚至最终成为“啃老”的遮羞布。
别让消费者掉入代诉维权陷阱
3月7日 《北京青年报》 戴先任
背景:在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为保护京津冀三地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共筑满意消费,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了解维权渠道,警惕代诉陷阱,避免“维权反被坑”。
观点摘要:打击“代理维权”,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职业代诉机构的监管力度,斩断其背后的灰色利益链,用法治填平代诉陷阱。同时,还要铲除滋生这一市场乱象的土壤,比如要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加大消费维权的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法律意识、维权意识等等。疏堵结合,既要引导消费者通过正规渠道,更好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还要进一步提升消费质量,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华峰 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