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落实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聚焦“能力强、服务优、发展好、群众满意”,扎实推动健康济宁建设,持续增进人民健康福祉,我们陆续邀请市、县卫生健康机构的负责同志,谈对下步工作的思路和打算。
今年,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患者为中心,紧紧围绕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创新“三大发展方向”,持续完善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学科、人才“六大体系”,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坚持党对医院的全面领导,凝聚发展合力。召开中国共产党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系统谋划“十五五”事业发展规划,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医院思想政治、党风廉政、干部队伍、群团组织、管理制度等各方面建设,着力打造政治强、业务精、作风优的过硬队伍。
完善医疗服务工作体系,提升服务能力。以改善就医体验、提升就医感受为主线,进一步优化门诊及出入院各项流程。深化医护服务内涵,强化术前、术中、术后的人文关怀和沟通,切实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受到尊重和关爱。
完善学科建设工作体系,提升诊疗能力。坚定不移推动亚专科和学科融合建设,进一步健全各学科亚专科设置,通过专病管理、人才专项培养、专项技术发展等加大亚专科建设力度。强化病种管理,确定院、科两级一般病种、控制病种、优势病种和战略病种。坚持以病种为中心、以疾病为链条,建立胸部肿瘤中心,进一步提升各诊疗中心建设内涵。重点关注学科发展过程和短板弱项,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支持和资源匹配。
完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提升临床研究能力。坚持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人才培育为支撑,深化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成果转化“三轮驱动”体系建设。重点围绕恶性肿瘤、心脑血管、感染性疾病、心理诊疗、细胞治疗技术、人工智能与数字诊疗等6个方向开展临床研究。
完善人事人才管理体系,提升核心竞争力。持续深化“12353”人才工程,根据学科建设需求,引进1-2名学科带头人,加大外引内培力度,重点培养冲击国家级、省级医疗项目人才,并给予人、财、物等全方位支持。
完善医学教育管理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院院合一”为契机,深入推进医教协同、产教融合,高质量完成本科教育教学评估,推动医学教育模式从传统的理论主导型向临床实践导向型转变,培养更多高质量复合型医学人才。
完善运营管理工作体系,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积极应对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严格落实过“紧日子”工作要求,坚持“花钱”必问效。通过流程化、标准化、协同化管理,实现提质、降耗、增效的管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