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旭
从业二十余载,参与建设11个高速公路项目,为大地编织了一条条蜿蜒的“丝带”,他就是中建筑港五公司邹城至济宁公路工程(一期)项目负责人——亓建新。
2004年7月,初出茅庐的亓建新踏入青银高速项目部,成为一名施工员。2005年1月,亓建新转战济菏高速项目部,担任施工主管。此后,亓建新在公路建设领域一路深耕,从东港高速到江海高速,从德昌高速到蛟城高速,再到武监高速、集通高速、文登至莱阳高速、宜遂高速,直至如今的济邹高速,他始终坚守在一线。无论是安全技术交底、控制材料进场到现场质量联查,还是各个工序生产资料的把关,都有他的身影。他笑称自己是工地打灰人,但在大家眼中他是一个面面俱到的“铁汉”。
“专注一点,再专注一点”,亓建新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从一线施工员到项目负责人,专注与执着始终是他的制胜法宝。济邹高速公路项目施工有雨水来临时,他带领工友提前在基坑周边设置拦水埂,阻挡地面雨水进入。雨后,他首先确认基坑边坡稳定和安全,再让电工对现场线路进行检查,逐级送电。正是他的专注与执着,才让工地实现零事故、零损耗。他以匠心守护每一个工程细节,用实际行动为公路建设事业铸就坚实的基石 。
在济邹高速项目推进过程中,岩溶区桩基施工面临岩溶地质条件复杂,桩基施工时极易出现塌孔、斜孔等问题,严重影响成孔质量与施工进度。为提升工程质量与效率,他毅然挑起重担,担任组长,创立了济邹火焰QC小组,深入施工现场,反复勘察地质状况,收集大量一手数据,制定细致实施方案,大幅提高了岩溶区桩基一次性成孔合格率。这一研究成果不仅为济邹高速项目节省大量时间与成本,更为同类地质条件下的桩基施工提供宝贵经验。济邹火焰QC小组的研究课题还荣获了中国市政协会三等奖、上海市政公路行业协会一等奖。
亓建新参建的项目,在祖国的大地上,从南到北、由内陆到沿海,襟江带湖又穿山架桥,在数不清的项目工程锻造中,他已成长为扎根一线的“公路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