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晓菲 通讯员 王林林 刘楠
“生前多尽孝,胜过祭品堆成山。一束鲜花寄追思,文明安全两相全……”3月31日,泗水县金庄镇马家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宣讲员围绕“文明祭扫树新风 移风易俗过清明”主题,讲述身边的鲜活事例。村民刘桂珍听着直点头:“从前觉着红白事排场大才有面子,现在才明白,简办不攀比才是真体面,文明新风真是让家家受益。”
村民思想的转变,背后是泗水县在推动文明祭扫、移风易俗工作上的持续发力。泗水县抓住清明文化传承与家风弘扬的双重契机,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网络。村级微信群定期推送《文明祭祀倡议书》,“大喇叭”将安全祭扫知识送入千家万户;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走进商超村居,发放文明祭祀宣传单页,结合实际案例讲解焚烧纸钱的安全隐患和生态危害,积极推广鲜花祭祀、踏青遥祭等绿色祭扫方式。在公墓服务点,“鲜花换烧纸”服务台前络绎不绝,代客祭扫服务让远方游子安心。
为给群众提供更多文明祭扫的选择,泗水县文明办联合县民政局,在清明节期间向全县人民发出文明祭扫倡议书,引导大家通过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遥祭、家庭追思等方式祭奠逝者、缅怀先烈、感念先辈,将慎终追远的情感融入现代文明的表达方式。同时,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宣传栏等宣传阵地的作用,让绿色清明、节俭过节的理念走进群众心里。
“清明祭扫重于‘心’而不拘于‘形’,文明祭扫需要与时俱进。近年来,泗水县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创新开展‘代客祭扫’‘鲜花换烧纸’等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做文明祭扫的践行者和传播者。”泗水县民政局局长郑兴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