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鲍童
3月26日,我市发布首个政企联动的工伤保险补充保障项目,标志着我市多层次工伤保险体系建设迈出关键一步,为全市劳动者构建起“基础保障+个性补充”的双重防护网。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工伤职工和用人单位对社会工伤保险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牵头设计、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济宁分公司研发的这款保险产品,是集职工工伤待遇补助与用人单位经济补偿于一体的补充工伤保险项目,是一次工伤保险的“保障升级”,即在保障工伤、工亡职工伤残补助的基础上,充分考量用人单位和工伤职工的实际需求,创新设置“职工伤残补助金”“工亡补助金”“用工伤残补助金”和“目录外工伤医疗(康复)费用报销”项目,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减轻工伤职工的个人负担,真正发挥补充工伤保险的“兜底性”基础作用。补充工伤保险将建筑工人、快递骑手、家政服务等特殊群体一并纳入保障范围。项目启动后,我市各级社保经办机构将与相关保险公司建立起完善的工伤认定、工伤鉴定、待遇支付与商业理赔数据共享机制,为用人单位和工伤职工提供高水平智能化理赔服务,并积极探索“工伤认定+待遇支付+商业补充”一站式结算服务模式。“补充工伤保险不是简单的保障叠加,而是通过制度创新打通政策堵点,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水平。”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二级调研员刘亚东介绍,今年将在1至3类工伤保险行业风险单位先期试点,明年起逐步覆盖所有行业风险单位。同时,中国人寿济宁分公司将同步设立专项理赔基金,开辟绿色通道做好理赔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