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李小强)济宁经开区把清廉学校建设纳入全区教育发展总体工作部署,行政管理部门带头走好“第一方阵”,发挥模范表率作用,各级学校坚持党建为基、制度为纲、活动为翼,将清廉建设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精心培育出一朵朵圣洁的校园“清廉之花”。
党建为基,持续铸造“廉芯”。济宁经开区充分发挥各级学校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将清廉建设融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中。各级党员干部和教职工们率先垂范,积极参加党支部活动、党纪学习教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和师德师范培训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清廉承诺。2024年以来,全区教育系统累计召开支部党员大会133次、支委会177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82次、集中党课学习18次。相继组织党员干部和教职工到家风家训教育基地、廉政教育中心、纪法警示教育流动站等开展家风教育、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活动4次。通过召开清廉建设专题会议、开展师德师风品牌创建活动等方式,持续增强了党员干部和教职工的廉洁意识,让清廉教育入脑入“芯”,铸魂扎根。
制度为纲,打造坚实“廉茎”。济宁经开区紧盯教育部门廉洁风险点、关键权力运行、重点领域等加强制度建设,推动清廉建设转化为教育教学效能。先后制定了清廉文化进校园、教职工考核、师德师风考评等一系列制度措施,为清廉学校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招生入学、学校食堂、学生资助等重点领域,建立完善了11项透明、规范的管理制度,明确工作流程与责任主体,实现关键权力运行见光亮底。全区各级学校公布监督电话与举报平台二维码,将党务、校务、事务信息按要求予以详细公开,主动接受学生、家长、教职工和社会各界监督。在2024年教师职称评审工作中,借助相互监督检查机制,保证了评审各环节公平公开公正,高质量完成近300名教师的职称评审工作。
活动为翼,助力绽放“廉花”。济宁经开区各学校坚持“清廉教育活动化”,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全系统党员干部、教师学生心中厚植清廉基因。将清廉元素融入开学第一课,课堂上,老师们以生动案例讲述古往今来清正廉洁的故事、讲述济宁市本土的清廉人物故事,结合诚信考试、爱护公物等,引导学生树立廉洁意识。将清廉传承融入节日活动,重要节日邀请“五老”代表开展“廉洁家风进课堂”活动,通过廉洁故事讲演、现场绘作廉洁元素书画,以艺术形式展现清廉文化的魅力,引导学生感悟和传承优良家风。将清廉元素融入主题活动,开展“聆听雷锋日记,传承雷锋精神”主题活动10余场次。在植树节期间,师生共植寓意“正直向上、坚韧不拔”的清廉树苗,老师借树苗成长教导学生坚守清正廉洁价值观。将清廉文化融入思政教学、文体教学及日常课间活动之中,组织学校精心编写校本课程,组织开展“书香进校园”“清廉杯”羽毛球大赛等活动,组织700余名学生观赏了《老李不买官》等3件廉政题材作品,使学生在“敬廉、学廉、崇廉”的良好校园氛围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