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3日
第03版:

以传统节日为载体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黄玉体 周慧喆 张惠临

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文化的基本元素,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民族生活、民族精神的典礼和仪式,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宝贵资源。

凸显时代感,深化传统节日主题。要深入挖掘传统节日蕴含的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的时代价值,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发人们爱祖国、爱家乡、爱亲人、爱他人、爱自然的深厚情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开展孝老敬老、敦亲睦族、感恩惜福、诚实劳动、忠于爱情、谦恭有礼宣传教育,激发人们养成善良的道德意愿和情感。倡导理性、文明、健康消费观和人情观,移风易俗、摒弃陋习,倡导节俭环保之风。

突出文化性,彰显节日魅力特质。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展示、大荟萃、大弘扬,要注重发挥传统节日的文化优势,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利用本乡本土历史文化资源,设计富有文化内涵的活动,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增强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亲近感。加强节日习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挖掘、推广、传承工作,组织传统节日文化产品研发生产,推出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时代气息、健康有益的节日文化产品和节日食品。对传统节日习俗、仪式和开展活动情况进行调研整理,推出一批传统节日特色活动,打造一批传统节日特色文化活动品牌,更好地展示传统节日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

注重生活化,吸引群众广泛参与。要适应广大群众的审美情趣、接受能力和心理特点,立足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创新节日活动方式,推动传统节日更好地走进生活。面向城乡基层,组织开展书画摄影、灯会庙会、花会歌会、舞狮舞龙、戏曲歌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面向广大未成年人,开展签名寄语、优秀童谣传唱、经典诵读、节日小报、社会实践等活动,使孩子们在节日文化熏陶中接受传统美德、学会做人的道理;面向广大网民,开展网上拜年、网上祭扫、网络春晚等网上节日活动,创作适于传播、格调健康的节日网络文化作品,使互联网成为抒发节日情感、传播文明新风的重要阵地。

提升辐射力,不断扩大社会影响。精心组织公益广告宣传,围绕传统节日主题,加强选题规划和内容创意,对传统节日进行时代化解读、形象化展示、故事化表达,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教育人、感召人。发挥新闻媒体作用,通过新闻报道、言论评论、专家访谈、群众讨论、文化类特别节目等形式,普及节日知识,报道节日活动,展示传统节日的独特文化魅力,推动传统节日热在媒体、热在群众。(作者单位:济宁市委讲师团)

2025-04-13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01123.html 1 以传统节日为载体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