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4日
第02版:

土地“生金”群众增收

——汶上县寅寺镇三产融合助力乡村产业升级

■通讯员 赵海亮 张晨光

离上市还有一个月,汶上县寅寺镇王堂村、胡楼村的近500亩西红柿便已“销售”一空。这里的西红柿不仅价格高,而且由于其生态、绿色无公害的特色,成为八方顾客心中青睐、竞相抢购的健康产品。

绿色铸就品牌,产品形成产业。这一蓬勃兴起、方兴未艾的种植产业,也是该镇打造三产融合模式、助力增值增收的生动缩影。

寅寺镇是传统农业强镇,拥有5万人口,4.7万亩耕地。近年来,该镇面对市场变幻,寻找发展机遇,着力聚焦三产融合发展路径,营造镇域优势,高擎特色创新理念和品牌产业大旗,全力推进三产融合,为乡村产业注入鲜活力量。

寅寺镇立足本土,深度探寻特色农产品资源,精心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矩阵。以“罗汉庙生姜”的鲜嫩辛香、“南王木耳”的肥厚脆爽、“王堂西红柿”的酸甜多汁为亮点,加速打造一批辨识度高且极具市场冲击力的特色农产品名牌。同时,借助恒盛面粉、玉粮食品等本土企业的力量,大刀阔斧拓展农产品深加工版图,助力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向纵深延展。助力“重点龙头企业”恒盛面粉充分释放自身潜能,精研农产品精深加工技艺,扶持“何湾面粉”强筋壮骨,增强科技含量,使产品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同步飙升。

在侯之门村,一座崭新的高标准人才公寓拔地而起,通过紧密的村企合作,既为企业员工安置了温馨家园,又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源头活水,推动形成村企携手、互利双赢的合作共赢良好局面,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聚变效应。

寅寺镇积极探索村企结对帮扶长效模式,将闲置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以东石楼村人才公寓为样板,巧妙盘活村集体闲置房屋,壮大集体经济。

该镇乘三产融合东风,助力农民踏上增收致富快车道。全力推进“农业+加工+旅游”的复合型产业发展模式,驱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并驾齐驱。村民们踊跃参与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服务等环节,收入渠道愈发多元。在文旅融合方面,依托小汶河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加大招引培育力度,精心布局观光垂钓、瓜果采摘等休闲农业项目,打造集休闲、娱乐、游览、观光、体验于一身的小汶河旅游观光带。

2025-04-14 ——汶上县寅寺镇三产融合助力乡村产业升级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01141.html 1 土地“生金”群众增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