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杜文闻
通讯员 李海波 徐芳
近日,兖州区环保执法人员通过济宁市智慧环保平台开展非现场检查,发现某企业前一日污水总排口自动监测数据显示化学需氧量日均值浓度超标,遂立即赴现场开展调查。经查超标情况属实,执法人员对其进行立案查处并责令企业整改,确保了该企业污水达标排放。
据了解,兖州区不断加强智慧监管系统使用,探索出“线上+线下”生态环保监管新模式,进一步提升了执法效能,有效助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兖州区分局全面推进全区电镀、铸造等企业的环保设施用电监控系统建设,为103家企业安装了环保设施用电监控,通过济宁市智慧环保平台手机端电量监控模块,实时查看企业环保设施用电情况,发现断电情况立即赴现场核实,避免出现偷排漏排的违法行为。
“我们全面推进重污染企业在线监控安装,目前,全区已有25家废水排放重点企业、20家废气排放重点企业安装了在线监控,定时采样和实时查看结合,全面掌握排放口污染物排放情况,确保达标排放。”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兖州区分局党组成员、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陈海涛介绍。
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兖州区分局通过智慧环保平台预警功能实时全面掌握企业信息,实现企业基础信息、固定污染源信息、排污许可信息、废气废水排放信息、工业固体废物信息、土壤及地下水信息、重污染响应、自行监测等各类环保手续、台账线上查看,线上推送预警信息。全区60家涉水、涉危废等企业109个污染治理设施均纳入平台管理,结合平台网格员和执法人员开展日常巡查,实现对企业污染设施排口、危废仓库、应急设施等信息数字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执法效率。
“精准化监管执法,是智慧监管最突出的特点。”陈海涛说,智慧环保平台帮助执法人员线上精准发现问题线索,结合平台在线监控、分表计电等非现场模块,实现多手段核实企业设施运行情况,便于直插问题点位开展现场检查,缩短了执法检查时间,提高了发现问题的精准性、时效性,为“日常不扰、无据不查、轻微不罚”非现场监管执法提供了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