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乔光宇 王琛琦
春潮涌动处,文明花开时。在任城区阜桥街道万达广场,“青春志愿行”志愿服务盛会火热开展,60余个特色服务摊位前人头攒动,来自7所高校的青年志愿者为居民提供包括泥塑教学、中医推拿体验、文明倡议宣讲等方面的多元化志愿服务。
“校地联动”培育志愿生力军
济宁医学院志愿者在义诊摊位前细致示范,理工职业学院学生手把手教孩子们捏制泥塑生肖,书法协会成员泼墨书写赠予群众……这场汇聚7所高校、4个实践基地的“青春市集”,正是街道深化校地合作的创新缩影。青年志愿者们以蓬勃朝气点燃了现场热情,更以暖心服务为基层治理注入了青春动能。
“我们通过构建‘校地联动+社会协同+品牌赋能’三维体系,以‘123共建模式’为纽带,将高校专业优势与社区需求精准对接。”阜桥街道团工委负责人介绍,街道建立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已培育出防汛救灾青年突击队、反诈宣传轻骑兵等20余个专业化青年志愿服务团队,从助老送餐到环境整治,从义诊宣讲到文化惠民,青年力量让志愿服务更接地气、更具活力。
“公益集市”打造家门口的幸福圈
“王阿姨,眼睛不舒服可以来这儿免费检查。”在蒋林社区“便民集市暖人心”活动中,网格员热情引导居民体验服务。为更加方便居民,阜桥街道以“一社区一品牌”为抓手,持续深化“阜邻友好”文明实践品牌,创新推出“新刘庄幸福集”“解放路社区万事大集”等10余个公益集市,整合义诊、理发、法律咨询等服务资源,年均开展活动200余场,惠及群众1.2万余人次。
不仅如此,借助“阜邻友好”公益集市平台,社区将敲门行动、反诈宣传、跳蚤市集等活动融入其中,让集市形式更丰富。红星新村社区联合集市志愿者对楼道杂物、卫生死角进行集中清理,让环境焕然一新;枣店阁社区联合爱心商户,为居民维修家里出现故障的电风扇、电饭煲、微波炉等小家电;牌坊街社区网格员组成的反诈小组在集市上宣传安全防骗知识等等……“这些服务实实在在,像邻居一样贴心!”居民们纷纷感慨。
“社企共建”激活文明实践一池春水
同仁堂中医院开设“中医讲堂”,以健康口诀传递养生智慧;智博威、顶层画室等培训机构开设“萌趣课堂”,以公益书画课堂服务社区少年儿童;九州金榜等心理辅导机构开设“心灵驿站”,通过公益讲座、定向咨询等方式传递心理健康知识……街道通过组建"大爱阜桥"公益联盟,联动30余家企事业单位及专业志愿组织,将20项常态化服务与30项个性化帮扶有机融合。
“志愿服务不能是‘三月来四月走’的季候风。”街道党工委书记左彩虹表示。为破解志愿服务“碎片化”难题,阜桥街道构建多元资源联动机制,以社企共建为抓手,联合同仁堂医院、九龙家电等辖区企业和信用商户,对接济宁慈善义工团、运河义工团等专业志愿组织,通过项目培育、市场运作、品牌推广等形式,创建萌趣课堂、钩织万物、家电义诊等20余项常态化服务项目,大大增强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精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