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任向阳)任城区济阳街道持续擦亮理论宣讲品牌,不断深化基层宣讲,用接地气、冒热气的方式讲好创新理论。
街道发挥理论宣讲品牌效应,注重发挥阵地作用,积极为理论宣讲提供阵地平台,确保宣讲活动有场所、有设施、有资源。设立了专门的理论宣讲室,配备投影仪、音响设备、图书资料等基础设施,为宣讲活动创造良好条件。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等现有平台,整合资源,扩大宣讲阵地的覆盖范围,确保理论宣讲深入基层、贴近群众。通过政策扶持、资源倾斜等方式,为理论宣讲工作室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何国珩理论宣讲工作室”成立后,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宣讲活动,科学制定宣讲“课程表”,选取居民关心关切、贴近日常生活的宣讲主题,精心设计消防安全、防范诈骗、移风易俗等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宣讲课程,以“拉家常”“方言俗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群众身边的正能量,将惠民理论政策传播到千家万户。
济阳街道运河社区把辖区内有着丰富宣讲经验且思想坚定的老党员和退伍老兵组建在一起成立“韵和之声理论宣讲工作室”,致力于红色文化宣讲。宣讲形式打破传统模式,从室内宣讲转战居民小区、庭院网格乃至街头巷尾,向居民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工作室精准定位服务对象,从多个层次的服务对象入手,结合各个时间节点开展相对应的红色文化宣讲和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在辖区内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