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25年04月25日
第03版:

山东公用控股有限公司

深化改革激发活力 创新驱动加速发展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张娜)近年来,山东公用控股有限公司聚焦高质量转型发展、高效能企业治理、高水平风险防控,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有力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截至2024年底,统筹推进的73项改革任务整体完成率超过80%,多项关键指标超额完成。

聚焦产业优化布局,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民生保障能力更加坚实。牢牢抓住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根本,建成长江、运河两座地表水厂,一举改变济宁市单一地下水供水历史,大幅提升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完成10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完成引黄西线一期工程,开工建设鱼台县长青产业园污水处理厂、汶上县佛都污水处理厂扩容项目。持续当好全市“开路先锋”,完成崇德大道主线路通车,快速推进邹城至济宁高速公路项目,共青团路北延、杨柳互通立交提前竣工,加快实施兖郓高速、共青团路北延提升等重点工程,构建了“高连高”“高连快”“高快一体”的交通互联互通格局。建设启用“数字公用”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开通96655公用产业服务热线,实现了供水、供气、供暖、排水、环卫业务“一窗通办”“一号共管”,截至目前,数字化平台支撑收费512万笔,处理业务724万条,生产运营效率提升34%,显著提升了客户服务水平。战略新兴产业加速崛起。坚定不移向“新”发力,加快实现生产力质态跃升。成功招引宁德时代新能源项目落地济宁,总投资822亿元的储能、光伏发电、电动船舶、充换电站等项目迅速落地见效。紧密联系宁德时代权属公司和产业上下游企业,共同合资开展了光伏发电、充换电站等项目,借助产业“链主”,迅速带动自身产业转型升级。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治理效能。加速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创新研发管控平台,自主开发供水“智慧调度系统”,深度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传统行业,实现生产调度、管网监控、地理信息技术等一体化智能管理。加快核心技术攻关,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合作研发的“人工湿地生态修复技术”位居全国领先;开发完成并成熟应用的整套乡村水环境治理方案,水污染治理设备产业链日益完善,其FBR生化处理工艺,EEM菌发酵技术等均已达到行业内领先水平,并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持续提升企业治理效能。进一步健全完善在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动态优化党委研究决定事项、前置研究讨论事项和前置研究讨论负面事项“三张清单”,完善“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公司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健全亏损治理长效机制,扎实开展亏损企业治理专项整治活动,以真治亏、治真亏为目标导向,通过“一企一策”精准治理,有效遏制了亏损蔓延态势,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了坚实保障。

党建引领聚合力,改革攻坚再提速。党建品牌矩阵形成。以提升组织力战斗力向心力为主线,以“红色赋能·帜领公用”党建品牌为核心,不断深化“一支部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全力打造86个特色鲜明、内涵突出、影响深刻的党建品牌。以组织建设“强基”,扎实开展“三联三融三提升”“三亮三比一争当”“支部建在项目上”等活动,设置党员示范岗84个,党员先锋岗43个,党员红色窗口14个,党员突击队47个,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彰显。山东公用“红色赋能·帜领公用”党建品牌荣获“2024年度全国企业党建创新优秀案例”。监督效能持续增强。聚焦“国之大者”、中心工作、短板弱项、群众利益等4个方面,对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开展点题式监督检查,共发现7个方面15项具体问题,提出意见建议19条,《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文章报道相关典型经验做法,不断推动清廉国企建设走深走实。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组织公司各单位、部门查找重要岗位、关键环节和重点人员在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外部环境等方面风险隐患点116个,制定整改措施175条,不断完善机制,增强防控意识。

2025-04-25 山东公用控股有限公司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02108.html 1 深化改革激发活力 创新驱动加速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