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全媒体记者 杜文闻 实习生 孙雨涵)7月29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济宁海关支持全市外贸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工作情况。
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济宁市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一般贸易占比超九成,加工贸易规模创10年来新高;新兴和发达市场均增势良好,多元化市场稳步开拓;工程机械、农产品等传统优势产品出口持续增长;大宗商品、机电产品、农产品拉动进口增长。
济宁海关认真贯彻落实两级海关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团结、实干、创新、争先”工作理念,以更优监管、更高安全、更大便利、更严打私的实际成效,助力我市外经贸高质量发展。
放大对外开放平台辐射带动作用,助力济宁高新保税物流中心(B型)于3月3日正式封关运营,发挥海关业务优势,指导5家企业完成海关注册备案和保税物流账册设立,并联合开展海关政策宣讲和业务指导。今年上半年保税物流中心已实现进出区业务全覆盖,其中一线出口3995.9万元,一线进口1265.1万元。
支持航空口岸开放加快步伐,将其列入2025年度海关重点工作,定期调度推进,会同市口岸办等部门完成《航空口岸纳规报告》。
强化监管筑牢发展根基,保持打击走私高压态势,守好国境卫生防线,加强进出境人员健康体检。
创新监管模式成效突出,高质量开展2025年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研究制定“政策工具箱”19条措施清单。探索检疫除害处理线上监管新模式,对2172批次熏蒸业务开展远程线上监管,相关课题纳入青岛海关“智关强国”行动隶属关级重点项目。积极应用“主动披露”“企业自查结果认可”等新模式,降低企业合规性成本。
扶持重点项目、特色产业发展,成立工作专班支持山东时代新能源重点项目,帮助解决企业备案、危险货物包装检验等问题,推动该项目于6月26日顺利实现首次出口,货值1730万元。优化内河转关和二手车出口监管,上半年验放龙拱港转关出口货物210票、标箱1680个。加强通关服务和国外政策法规指导,助力二手车出口4430辆,同比增长92%。助力优势产品出口,大蒜产品持续保持全国出口量首位,禽肉产品生产企业顺利通过新加坡和加拿大官方审核,帮扶我市首家进境种禽隔离场和出口水生动物养殖场获批,推动蘑菇菌丝、鲜切花等产品实现首次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