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1日
第04版:

童心筑梦 爱满泉乡

——泗水绘就关爱儿童新图景

暑假成长营

红色教育

写好中国字 做好中国人

乐乐高手工

文明上网签名

心灵驿站

辉光仪试验真有趣

走近“鸟巢”

辅导作业

瞧,我的手工品

户外活动乐翻天

“微爱妈妈”陪伴

家访

盛夏时节,泗水县金庄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内笑语盈盈,大学生志愿者正带领孩子们用矿泉水塑料瓶制作手工品,专注的小脸上写满快乐。这个工作站的日常,正是泗水县创新构建困境儿童关爱保护体系的一个生动缩影——在这里,政策资源精准滴灌,专业服务触手可及,孩子们的笑颜成为“泉乡有爱”最温暖的注脚。

顶着烈日,穿行于该县的县、镇、村三级儿童服务站点,目光所及,是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和社会组织志愿者们奔忙的身影;眼帘映入,是孩子们那一张张漾着幸福的笑脸;耳畔听闻,是各地大学生志愿者暂别家人,只身奔赴沂蒙山区投身服务的故事。

泗水县聚焦困境儿童保护,以联合国“护童成长”项目为引领,创新打造“三张清单”机制,织就了一张有温度、有力度的保障网络。

“三张清单”精准护航,需求与服务无缝对接。泗水创新建立资源、需求、服务三张清单,实现困境儿童关爱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跃升。资源清单整合25项救助政策与31个关爱项目,汇聚起强大的保护合力;需求清单深入1099名困境儿童家庭,精准识别173项迫切需求;服务清单则提供77项帮扶措施,形成“物资+服务+赋能”多维救助模式,确保关爱举措直达心坎。2024年以来,新增183名困境儿童均获得及时帮扶。

暑期关爱沁润童心,品牌行动传递温暖。暑期是关爱行动的重要窗口。泗水创新实施“向阳而生 护童前行”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向日葵工程,“快乐减压营”“阳光少年特训营”等活动惠及儿童11487人次,为心灵撑起晴空。158处儿童之家成为暑期乐园,常态化活动惠及儿童逾2.7万人次。同时,“爱心通讯录”为59名孤困儿童架起亲情桥梁,“温暖包”等物资传递着社会温情。这些举措共同铸就了“泉乡护童”的坚实品牌。

专业力量筑牢根基,长效机制保障未来。泗水深知专业力量是关爱可持续的关键。在激发泗水微公益协会等专业团队力量的同时,联动社工、民政、教体、妇联、残联、团委等职能部门,县未保中心组建了专业社工与个案管理队伍,全年开展专业培训52场,覆盖2800人次。个案会商、联动闭环等五项机制高效运转,确保66名特殊困境儿童获得跨部门合力救助。地方标准《希望小屋建设与服务规范》的制定,更将实践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泗水智慧”。

从试点探索到省级标杆,泗水未保工作屡获肯定——亮相山东省政府新闻发布会,经验被央视及省台多次报道,更作为全国唯一县级未保中心参与民政部国家级规范研讨。每一步前行,都在印证“泉乡有爱,合护未来”的庄严承诺。

盛夏的泗水,关爱如清泉流淌不息。当专业力量、社会温情与制度保障在孔孟之乡深度交融,一幅“幼有所育、弱有所扶”的温暖画卷正徐徐展开。泗水以扎实行动诠释:守护每一颗童心向阳生长,正是这座千年古邑最动人的时代新篇。

■济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项清

通讯员 包庆淼 杨斌 杜正义 梁磊 摄影报道

2025-08-11 ——泗水绘就关爱儿童新图景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09763.html 1 童心筑梦 爱满泉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