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8日
第03版:

传承千年文脉 培育时代新人

本报梁山讯(通讯员 仇婷婷 张安琪)梁山县中小学校立足本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课程浸润、活动赋能、环境熏陶等多元路径,构建起全环境立德树人的特色育人体系。

开设特色课程,推进传统文化进课堂。汇聚校内外教育资源,积极构建多元化、多渠道、多维度的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模式,通过开设“书法”“国学诵读”“文明礼仪”等特色课程,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教学中。依托优势教学资源和本土文化资源,开设特色校本课程,如第一实验小学开设武术操、拓印画,第二实验小学开设非遗艺术、国画课堂,第三实验小学和拳铺镇明德小学开设皮影戏,第五实验小学、北关小学开设传统戏曲,第六、第七实验小学开设中医药文化课程,现代高级中学开设传统武术、书法、水彩等课程,行知学校开设梅花拳,赵堌堆乡、小路口镇、黑虎庙镇等黄河滩区学校开设黄河文化等课程。

举办特色活动,彰显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将传统文化与德育工作有效结合,在传统节日期间,多角度、多层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队会、红领巾广播站、校园宣传阵地、社团日等,开展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竞答、故事分享、演讲、征文、国画展示、节目展演等特色活动。在教师节期间举办“敬师礼”活动。组织创建优秀传统文化社团,如戏曲社、国画社、相声社等,运用角色扮演、小品剧等形式开展国学经典情景教育,吸引学生参与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与各部门联动开展“戏曲进校园”“非遗进校园”“廉政文化进校园”“传统家风进校园”等主题教育,让学生在了解传统技艺的同时,激发起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的责任感。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提升学校文化内涵。打造具有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文化,结合各学校实际情况建设文化墙、宣传栏、文化长廊,以书画、手抄报、板报等形式,多方位展示传统诗词、名人事迹、经典国学故事等,定期举办传统文化艺术节、书画展等活动,展示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成果和才艺,激发学习兴趣和创造力。通过师生传统文化作品展览、技艺展演等渲染出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在实践体验中了解传统文化技艺。

弘扬武术文化,传承尚武精神与健体理念。梁山县作为武术之乡,各中小学高度重视武术教学师资力量的培养,积极组织体育教师参加县级及以上的武术专项培训。邀请武术界的专家、非遗传承人等走进校园,为教师们开展武术理论、技法等方面的系统指导,提升教师的武术教学水平。举办武术操比赛,激发学生对武术操的兴趣,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凝聚力。创作《阳光少年》《水浒少年》《中国少年》等武术操,将武术操纳入大课间活动,不仅增强了身体素质,还传播和弘扬了武术文化。

2025-09-08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11430.html 1 传承千年文脉 培育时代新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