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粲
通讯员 邱洁 刘臻 王洪玮
“晚饭后,本来想逛逛商场,没想到在购物广场收到人社局递来的招工信息。这家数字化精密制造企业正好对口我的专业,明天就去实地看看。”今年7月中旬刚毕业的大学生张晓茜手里握着新鲜出炉的招聘简章,对兖州区把 “人才夜市”搬进购物广场的做法赞不绝口,“这服务真是送到了年轻人心坎里!”
华灯初上,兖州主城区的龙贵购物广场摇身变成热闹的招聘现场。近40家企业的展位沿步行街排开,新能源企业的“绿色岗位”、信息技术公司的 “数字offer”、高端制造厂商的“技术职位”……1209个岗位信息在霓虹灯下格外醒目。
“群众在哪,就业服务就延伸到哪。”兖州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说,为精准对接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当地打破传统招聘会的场地限制,将“人才夜市”搬进商圈,借力城市烟火气点燃就业活力,以夜市经济的蓬勃人气为求职招聘搭建高效对接平台。
某外贸企业的招聘台前,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刘欣欣拿着标注了重点岗位的招聘表,正和企业HR互加微信。这种“去仪式感”的招聘环境,消解了传统面试的紧张感——求职者可以穿着休闲装,边吃着小吃边聊职业规划,企业代表也放下了西装革履的拘谨,用更接地气的方式介绍岗位亮点。
除了面对面交流,广场中央的“乐业兖州”直播间里更是热度飙升。兖州区就业中心工作人员化身“带岗主播”,举着手机穿梭在展位间。镜头里,企业车间的实景视频、岗位晋升路径图滚动播放。屏幕外,求职者的提问弹幕不断刷新。
“直播带岗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招聘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效果非常明显。”山东乐和家日用品有限公司的人资部贾经理告诉记者,这场直播观看量突破1万人次,企业的电话咨询量和在线简历投递量都出现了大幅增长。
招聘会现场还藏着“隐形服务站”:职业指导师帮应届生修改简历,创业指导师详解补贴政策,法律援助台摆放着普法宣传册……千余份政策资料在两小时内被取阅一空,317份初步就业意向在晚风里新鲜“出炉”。
“人才夜市”的热闹并非偶然。今年以来,兖州区已织就一张“线上+线下”的就业服务网:77场招聘会串联起1265家企业,1.5万余个岗位迎来万余名求职者,近4100人在这里找到心仪工作;“兖州就业”公众号推送27期招聘信息,450余家企业的3600余个岗位触达数万用户;“乐业兖州” 抖音直播34场,镜头带求职者走进5家企业车间,680家企业的1.1万余个岗位“云浏览”量达34.5万人次。
当商场的霓虹灯与招聘简章的灯光交相辉映,兖州区的 “人才夜市”用最鲜活的方式证明就业服务不必端着 “架子”,在烟火气里搭起的桥梁,反而能让人才与岗位贴得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