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4日
第04版:

精准“把脉” 定制“良方”

——邹城市残联持续推进残疾人就业助力重点民生实事落实

■通讯员 马仪

就业是残疾人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今年以来,邹城市残联将持续促进残疾人就业作为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山东省“促进残疾人高质量就业”重点民生实事要求,以残疾人就业信息核查为关键切入点,为全市5048名处于就业年龄段且未就业的持证残疾人精准“把脉”,量身定制就业“良方”,推动残疾人就业服务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全面激发残疾人就业创业新活力。

精准摸排建台账

夯实就业数据“硬底座”

为确保就业帮扶靶向精准,邹城市残联组织各镇街残联成立就业信息核查专项工作小组,采取“上门走访+数据比对”双线并行模式,重点对“全国残联信息化服务平台系统”中标注“未就业”残疾人就业情况进行核查。同时深化与市人社、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同联动,重点厘清“系统未登记但实际已就业”“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两类人员底数,挤干数据“泡沫”、补齐信息“短板”,累计修正信息偏差929条,精准锁定142名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残疾人,为后续精准施策筑牢坚实的数据基础。

多方联动拓渠道

拓宽助残就业“宽赛道”

坚持核查与服务同步推进,结合全市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推动工作人员从信息“采集员”转变为就业“服务员”。针对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依托“走访拓岗促就业”专项活动整合的456家企业、197个岗位资源,及时开展“一对一”推荐与指导,精准对接人岗需求。针对行动不便残疾人,结合中国残疾人就业服务平台信息,重点推送居家手工、阿里巴巴云客服等灵活就业岗位,提供政策咨询、岗位筛选等一站式服务,16名残疾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积极与市人社部门、镇街沟通,统筹利用全市开发的1458个公益性岗位,鼓励适岗残疾人报名参加,为困难就业残疾人提供公益性岗位兜底保障,实现残疾人就业服务从“人找岗位”到“岗位找人”的主动转变。

科技赋能优服务

激活帮扶就业“高效能”

依托全国残联信息化服务平台,构建残疾人就业信息动态更新机制,实现残疾人就业状态、需求偏好的实时管理。通过评估网络系统开展残疾人职业能力测评,综合残疾类别、能力等级、职业潜能等因素,为残疾人绘制“个性化就业画像”,细分为“电商适配型”“手工技能型”等6个培养方向,为政策制定、岗位安置、技能培训提供数据支撑。同时,组织镇街残联、村残协工作人员开展残疾人服务系统操作专项培训,确保人人熟练掌握信息化工具,以科技赋能全方位提升残疾人就业服务效率与便捷体验。

2025-09-24 ——邹城市残联持续推进残疾人就业助力重点民生实事落实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12849.html 1 精准“把脉” 定制“良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