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2日
第03版:

服务消费潜力巨大

10月20日 《人民日报》 洪勇

背景:“十四五”时期,随着服务消费场景更新,服务消费潜能激活,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实现较快增长。2020年至2024年,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

观点摘要:服务消费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生。扩大服务消费,是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抓手,也是增进民生福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

随着市场潜力不断释放、消费结构持续升级、产业发展不断加快,扩大服务消费空间广阔。我国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市场空间大、成长性好,特别是养老育幼、医疗健康等服务领域潜力巨大。同时,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更多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带动了教育培训、文化娱乐、居住服务等消费新需求。移动支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服务领域加快应用,也为扩大服务消费注入新活力。

废墟探险,被滤镜美化的危险游戏

10月21日 《工人日报》 王志高

背景:废弃工厂、停诊医院、烂尾楼盘……据10月19日上观新闻报道,近年来,一股深入都市废弃建筑的“探废”风潮在社交媒体上悄然流行,一些被城市遗忘的角落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打卡圣地”。

斑驳的墙壁、锈蚀的机器、空旷的车间……社交媒体上被精心裁剪调色的废墟照片,在滤镜下被赋予了颓废的“诗意”。然而这种“诗意”却刻意隐去了泥泞的道路、潜伏的蛇虫、刺鼻的霉味和摇摇欲坠的结构。这不是什么美学探索,而是一场被社交媒体所驱动的冒险表演。

观点摘要:令人担忧的是,私域社群和专门平台的兴起,让这种冒险正从个人行为演变为有组织的集体行动。当破坏门锁、躲避保安被当作经验分享,当法律风险被法不责众的心理淡化,探险正在变质为对规则和安全的集体漠视。

残留的化学品、重金属粉尘、石棉纤维等,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健康损害;锈蚀的楼梯、松动的墙体,可能随时夺走人的生命。法律的边界同样不容模糊。无论建筑物是否废弃,产权关系依然存在。未经许可进入可能构成非法侵入,破坏行为更可能涉嫌犯罪。

年轻人对城市未知角落的好奇可以理解,探索精神也应得到认同。但真正的探索不应以危及安全、涉嫌违法为代价。在探索废墟外,我们还有很多合法方式来了解城市的历史与变迁——博物馆、历史档案、城市规划展览、对公众开放的文化遗址,这些都能提供同样深刻而安全的体验,为何偏要选择更危险的路?

生活的诗意不在于冒险本身,而在于发现美的眼睛;青春的勇气不该挥霍于无谓风险中,而应用于更有价值的创造。废墟不会因某些人的到来而重现光彩,但某些人可能会因一次冒险而失去光彩的未来。按下快门前,请先确认脚下的路是否安全;追逐潮流时,莫让短暂的刺激掩盖了沉重的代价。

情绪价值改写消费规则

10月20日 《经济日报》 卢杨静

背景:“用养乐多来做叉烧”“包场KTV站着唱4小时减肥”“学英语直接把小红书切换成英文版”……前段时间,一系列听起来像段子、做起来却高效的“邪修妙招”,在社交媒体上疯狂刷屏。

不少品牌敏锐捕捉到这一趋势。Jellycat推出的大脑器官毛绒玩具,被不少打工人买来摆在工位上。沪上阿姨推出“五黄高纤慢养瓶”,将五种养胃谷物打磨成“五黄乳”,精准契合当代打工人“靠奶茶养胃”的“邪修”养生观念。旺仔牛奶品牌为新品“冻痴冰激凌”开发薄荷咖啡“邪修”配方,吸引大批消费者打卡尝试。

观点摘要:新的热潮为品牌营销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一方面,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正从“价值传递”转向“价值共创”。传统的“厂商研发—市场推广”模式正在被颠覆。品牌开始主动融入社区,倾听并吸纳用户的创意。这种“反向创新”在贴近消费者真实需求的同时,更显著降低了产品试错成本。

另一方面,品牌营销需更加重视提供情绪价值和身份认同。传统的品牌营销侧重于功能宣传和品牌形象塑造,而当情绪消费成为热点,品牌文案和内容需要理解这背后的发展指向。诸如将降噪耳机定义为“办公室摸鱼神器”,把空气炸锅包装成“懒人米其林邪修装备”……这样的营销,成功让消费者在“花小钱买乐子”的同时,实现与品牌的深度链接。

取消超时罚款能否破解骑手之“困”

10月17日 《南方日报》 维辰

背景:继美团、饿了么试点取消骑手超时罚款后,10月16日,京东外卖宣布,已在深圳、南京、哈尔滨、武汉等全国25个城市试点取消骑手订单超时罚款,改为启用“服务分”管理机制:骑手若出现配送超时,将不再直接扣除现金,而是依据超时区间扣除相应服务分,推动管理方式从处罚约束向正向激励转变。美团、饿了么也是以超时扣分、准时加分的“计分制”,代替原有的超时罚款。

观点摘要:首先得承认,配送速度对外卖发展至关重要。超时罚款,可以说是提高外卖配送速度的最有效手段之一,这是其存在多年的重要原因。有效,不代表合理。外卖平台根据路程计算配送时间,却无法精细化考量路上堵不堵、小区让不让进等具体情况。外卖超时,许多时候不是骑手造成的,却要他们承担所有后果,有失公允。

今年9月,市场监管总局组织起草的《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平台、用工合作企业不应将扣款作为配送超时的主要处罚方式,涉及扣款的规则和扣款情况应充分征求工会和配送员代表的意见并进行公示,不仅体现了从效率优先到以人为本的转变,更是一种纠偏。三大外卖平台相继落实,有望避免超时罚款给骑手带来过度压力,以及其闯红灯、逆向行驶、超速等交通违法行为带来的公共风险。

试点取消超时罚款,该担心的不是消费者,反倒是平台该进一步观察,此举能否真正避免骑手用安全换速度。深层次来看,平台如何派单、如何计算配送时间、如何规划路线、如何分配收益,种种算法、制度设计都会影响骑手行为。引导安全、高效配送,实现骑手、消费者、商家、平台共赢,是个系统工程。

(华峰 辑录)

2025-10-22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14101.html 1 服务消费潜力巨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