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3日
第01版:

六十七载匠心路:老牌仪表厂的坚守与新生

■济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兆锋

细雨绵绵,济宁市仪表厂内,厂长张效坤刚挂断一通催货电话。“今天下雨耽误发货,明天一定准时发出!”他语气坚定。仓库里,一批仪表整装待发,即将运往合作超过30年的洛阳中国一拖集团。

这家始建于1958年的老厂,曾是全国13家国有仪表厂之一,鼎盛时月产仪表20万只,销量全国第一。1996年,“济宁仪表,伴君进宝”的广告在央视播出,见证了那段辉煌岁月。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与时代变迁,同行纷纷退出舞台,唯有济宁仪表厂坚守至今。2000年左右,企业陷入低谷,工人月工资仅200余元,前路艰难。

2012年,从技术员做起的张效坤临危受命。“质量是生命线”,他一上任就提出“以人为本,以质取胜”,推动全员参与生产,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针对仪表漏油导致失灵的难题,团队反复试验,最终从原材料配比上彻底攻克。“客户一提,我们就知道问题在哪,从根源改进。”张效坤说。

如今,厂里电话响个不停。“1200线束又要货,快供不上了。”他笑着说,“电话打到我这儿,说明订单确实紧。”

为严控质量,仪表厂选用知名品牌原材料,设置多个质控点。自2005年通过ISO9001认证以来,企业坚持每三年复审、每年现场核验,从未间断。

经营思路的转变同样关键。过去紧盯大客户,却常因压价严重“忙而不赚”。如今,厂里发挥产品种类最全的优势——四大系列、50多个品种、100多个规格,覆盖机械直感式到电子步进电机式全部类型,在集成配套领域独树一帜。

“我们根据客户需求,将计时表、油量表等集成配套,实现‘即插即用’。”张效坤介绍,这种定制方案不仅适用于普通农机,还能满足护坡机、高端夯机等特殊机型。

曾有一家小厂以低三分之一的价格抢走仪表厂一家老客户,张效坤坚持不降价:“我们的仪表价格由成本决定,降价质量就无法保证。”一年后,该客户因仪表质量问题频发,批量事故不断,最终主动回头寻求合作。“我们的仪表能经受1万次振动冲击试验,寿命远超同类产品,质保两年,实际上用五年以上都没发现问题。”张效坤底气十足地说。

凭借过硬的质量与诚信经营,济宁仪表厂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效益持续好转。企业不仅补缴了职工保险,还提高了员工工资待遇,让职工重新找回了归属感与幸福感。该厂多次被市级机电系统评为“先进企业”“技术进步企业”“技术创新企业”,荣获山东省国防机械电子行业先进单位、全省百家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信誉承诺企业等称号。“济宁牌”仪表被山东省质量协会、山东省农机流通协会评为“山东省市场深受用户欢迎的跨世纪名优农机产品”。

“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面向未来,张效坤计划引进静音端子机等先进设备,扩大生产。但他也坦言,人才是当前最大瓶颈。“仪表行业技术更新快,我们急需引进人才,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推动智能化转型,提升创新力。”

济宁市工业行业发展中心主任牛伟东表示,将围绕仪表行业需求与痛点,搭建科技服务、供需对接与人才引进平台,争取设备更新等政策支持,构建企业协同创新生态,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市工业经济实现“一个万亿、五个倍增”目标贡献力量。

离厂时,办公楼沧桑的楼道旁,旧式仪表静默陈列,指针定格过往,仿佛在无声诉说往昔的辉煌;而在热火朝天的仓库里,崭新产品已列队待发,即将奔赴全国各地。静与动在此辉映,旧与新于此交融,一幅关于坚守与焕新的奋进画卷,正徐徐展开。

记者手记:在仪器仪表这一高技术门槛行业,“不可替代”的关键在于独特功能与用户思维。济宁仪表厂67年的坚守说明:唯有以质取胜、持续创新,才能在时代浪潮中屹立不倒。老品牌的生命力,既源于对品质的极致追求,也来自对市场的敏锐洞察与对创新的不懈探索。

2025-11-03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14809.html 1 六十七载匠心路:老牌仪表厂的坚守与新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