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3日
第04版:

山东公用水务集团

科技创新赋能济宁智慧水务升级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满佳琪 黄泽汉)近年来,山东公用水务集团深耕城镇供排水领域,以“破解行业痛点、畅通业务卡点、服务民生需求”为导向,聚焦智慧水务建设中的技术落地瓶颈,依托一线运营实践,自主研发“云控+云仓”一体化智慧水务运营管理系统,不仅实现了从“人工主导”到“数据驱动”的管理变革,更通过成果内外转化,为济宁乃至全省供排水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落地提供了“本土方案”。

破局第三方依赖。一线研发直击行业痛点。过去,不少水务企业推进智慧化建设时,常面临第三方系统“水土不服”的问题——要么不懂水务工艺导致功能冗余,要么兼容性差、员工学习成本高,最终沦为“展示工程”。正是看到这一行业共性难题,集团决定从一线需求出发,组建以技术骨干为核心的研发团队,自主攻关智慧水务运营管理系统。

研发团队历时15个月,最终打造出“云控”移动端App与“云仓”PC端系统的一体化架构。不同于传统依赖第三方硬件的方案,该系统采用MQTT物联网协议直接读取现场设备PLC数据,无需新增物联网网关、边缘计算设备,单厂新增硬件成本降低100%;通过Flutter框架开发的“云控”App,仅40兆大小却能兼容iOS/Android双系统,数据传输延迟控制在200毫秒内,更创新离线预警机制——设备异常时无需打开App,即可通过加密推送技术将警报精准触达工作人员,彻底解决弱网环境下“预警漏报、响应滞后”的痛点。

“以前巡检要带纸质记录单,设备参数得手动抄,遇到故障还得赶回中控室调数据。现在打开‘云控’App,40多台设备的运行状态、工艺参数一屏全览,异常情况手机秒推警报,应急处置效率至少提高了一倍。”山东公用达斯玛特水务有限公司的运维人员坦言,系统操作层级不超过三级,一线员工上手很快,真正实现了“好用、管用、实用”。

成果转化见实效。内外落地赋能降本增效。自主研发的核心价值,最终要体现在成果转化的实效上。集团围绕“云控+云仓”系统,构建了“内部赋能运营、外部共享价值”的转化路径。在内部,系统已在集团旗下5家污水处理厂落地应用,覆盖设备监控、数据填报、任务协同、故障处置等核心运营环节,通过数字化手段优化日常管理流程,解决了传统运营中数据分散、响应滞后等问题,切实提升了水务运营的精细化水平;在外部,集团积极推动技术成果市场化共享,同时成功申请软件著作权,已有10项相关技术通过山东省技术交易平台挂牌交易,实现科技创新成果向技术应用的落地转化,让自主研发的技术方案能够服务更多同行业企业,助力行业整体数字化转型。

凭借技术创新性与实践价值,“云控”“云仓”项目成功获得6项软件著作权。研发团队技术人员聚焦核心技术,充分释放专业技术人员技术红利,积极投身专业知识学习、项目研发、成果申报、参赛评选,先后斩获山东公用控股集团2023年、2024年科技创新及改造成果一等奖,获得2024年度“科技创新项目专利与软件著作权奖”及济宁市“技能状元”职业技能大赛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二等奖,成为集团科技创新工作的典型标杆。

引领行业转型。数据驱动守护水环境。智慧水务的核心,在于让数据成为管理决策的“硬支撑”。“云控+云仓”系统不仅实现了设备监控、任务协同的数字化,更通过“一次采集、全端共用”的跨终端数据闭环,破解了传统水务管理中的“数据孤岛”问题——化验数据、设备维修记录、运行参数等信息实时共享,为工艺优化、风险预判提供精准依据。

如今,在应用该系统的污水处理厂,无纸化办公已全面落地,水质管理更趋精准,水务运营模式从传统“经验判断”转向科学“数据说话”。此前需依赖经验判断水质波动,如今通过系统可提前预警水质变化趋势,进而更主动地调整工艺,为守护水环境筑牢技术支撑。

2025-11-03 山东公用水务集团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14840.html 1 科技创新赋能济宁智慧水务升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