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4日
第03版:第三版

曾经藏在“深闺”无人识的土特产

如今“飞出”了乡村

济宁晚报全媒体记者 万德龙

通讯员 霍学全 李世忠

2月12日,在鱼台县滨湖街道微湖村的直播间里,第一书记杨晋豫正和村民一起站在镜头前,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向大家介绍当地的农特产品。

微湖村盛产菱角、咸鸭蛋、大米等特色农产品。如何让特色优势变成产业优势,让土特产“飞出”乡村,发展成为特色富民产业?山东省海事局派驻鱼台县滨湖街道微湖村驻村第一书记杨晋豫心中自有一番见解。

“我们微湖村坐拥4000多亩湖地,菱米、芡实、白莲子等农产丰富,但从产业发展来看,一直没能形成规模,集体经济这块短板明显。”杨晋豫说。2024年1月,杨晋豫被派驻到微湖村担任第一书记,经过调研,他决定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平台,擦亮特色产业品牌,让土特产飞出乡村,真正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香饽饽”。

想法虽好,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产品的包装设计、采购加工等环节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关键时刻,杨晋豫发挥带头作用,带领合作社成功筹集资金10万元,顺利启动微湖村特色品牌产业项目。“湖丰锦盛”牌土特产应运而生,不起眼的农产品摇身一变成为了备受瞩目的商品,正式开启了销售之旅。

好产品获得市场认可并非一蹴而就。起初,销售情况并不理想。为了打开产品销路,杨晋豫多次往返于鱼台与青岛等地,积极邀请多家企业到村里考察洽谈。同时,他还带领村民前往青岛参加产品展销活动,努力提升微湖村农产品的知名度。

杨晋豫还紧跟时代潮流,将目光投向了线上销售。他带领村民学习直播带货技巧,通过“短视频+直播”的方式,打通了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我们学会了用‘快团团’进行线上销售,有一天订单量一下子达到了150多单,营业额将近2万元!”杨晋豫兴奋地分享道。

“目前,我们直播间里的农副产品达到了30多种。利用‘短视频+直播带货’的方式,把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打通,让农产品真正‘走出去’,进而带动村民致富,壮大村集体经济。”杨晋豫介绍。

如今,在杨晋豫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微湖村的农产品成功打开了销路,产品畅销青岛、日照、威海、烟台等地。去年,合作社销售额达到30多万元,村集体增收近7万元。曾经藏在“深闺”无人识的土特产,如今已成为带动村民致富、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力引擎,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绽放出耀眼光芒 。

2025-02-14 曾经藏在“深闺”无人识的土特产 2 2 济宁晚报 content_197172.html 1 如今“飞出”了乡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