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任城)
“神兽”出笼喽!看着白花花的“神兽”,我总是自得,它盛载着我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神兽”或“神虫”也叫圣虫、升虫、剩虫,是胶东过年面食必做之饽饽。原本取其“剩”“升”之意,寓意来年粮食有剩余,日子步步有高升。后来,新婚、大庆、乔迁、升学,人们都用面粉做成“神虫”的样子或供奉,或聚而分食,讨生活繁荣高升,取一个祈求之事皆称心如意的彩头。
而今,年节之时人们依然依据自己的想象做着“神虫”,有的做成蛇,有的做成刺猬,有的做成龙,还有的做成虎面蛇身等形状。“神兽”形状不同但都口含硬币,大的供在财神和灶神的祭案上,小的放在米缸、面缸、粮囤、钱柜和衣橱里,以祈求财物增多,使用不尽。
我们这些定居在外地的胶东人已有了他乡异地的烙印,但也会做些小兽,主要是为了应景。形似,寓意在;过年的味道儿在;美好的意愿在。不过,少了熏染的机会,复杂的做不了,简单的还能捏出几样。
现在,寒假时的闲暇时光多了,我有了“讲究”的精力。在暖暖的日子里做点刺猬、兔子、青蛙、猪头、“神虫”,不用色素,只象征性地用这些小玩意增添新年福乐的气氛,图个吉利,讨个喜庆。慰年,慰人,慰心。
做“神虫”是最费功夫的。单单莲花座就要用梳子压出花印,再用剪子分出莲花瓣,接下来用手指逐个捏出莲花尖。开始做虫身了,做虫身讲究一手握头,一手均匀用力滚出由粗到细的面条。“神虫”盘好后,开嘴、含币、捏鼻、安眼、剪耳、剪鳞角……最后,把“神虫”安放在象征团圆的莲花座上等着上屉。这时,哪怕只是瞅着,也是一种满足。
“神兽”做好了,心中的期盼就浓了。当新年哈哈大笑着跑远了,二月二也要到了。在这个龙抬头的日子,“神虫”要被家人吃掉。“神虫”进腹,人们的身体便坐进了一尊护佑的神。保佑的是团圆有余,是节节高升,是求学易得,是健康长寿,也是诸事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