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7日
第02版:第二版

运河古道踏新声

选手与大运河相映成趣

分享运动的喜悦

小哪吒来啦

少年强则国强

永不服输

济宁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伟栋 董绍进 王仰浩

晨曦初露,大运河畔的薄雾尚未散尽,洸河路上已传来此起彼伏的脚步声。4月6日7点30分,随着一声清脆的枪响,这座承载着孔孟文脉的古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首届马拉松盛会。2万名跑者从新体育馆南门启程,用跃动的身影串联起千年历史的坐标,在42.195公里的赛道上书写着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济宁新华章。

济宁首届马拉松以运河为轴,铺展出一幅古今交织的流动画卷。赛道串联起济宁的文化地标与自然风光,从碧波荡漾的太白湖到千年漕运的大运河;从四通八达的内环高架桥到通江达海的济宁港航;从承载人文情怀的文化中心到充满艺术气息的济宁大剧院,这条路线丈量了济宁从历史到现代、从生态到人文的变迁。跑者化身“当代漕工”,用奔跑的韵律激活沉睡的漕运记忆。

不仅如此,记者看到本次马拉松赛在赛事Logo、奖牌和服装的设计方面也可以说是别具匠心。据了解,赛事主背景设计以“济宁马拉松·活力新济宁”为核心理念,整体风格采用青绿色系,不仅象征着济宁的生态之美,更传达出健康、活力与希望;赛事Logo的设计将传统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右边的古代车马剪影借鉴了济宁文旅Logo,左边一家三口奔跑的剪影,既体现了马拉松赛事全民参与的群众性特点,又有跟着圣人孔子游济宁的寓意;完赛奖牌采用非遗传统工艺制作,选用代表吉祥、平安的桃木为材质,造型简约而不失典雅,既是对跑者坚持到底的嘉奖,同时也寄托了平安顺利的美好祝愿。相比之下,获奖选手的奖牌则更显“高大上”,采用深色的非洲紫檀木精心制作,象征着选手们在赛道上的非凡成就。参赛服的设计以“传承历史文化”为核心理念,左上角是一条形似大运河的线条,右下角的“济宁”两个艺术字,将孔子雕像、太白楼和运河的波涛等元素融入字体设计,使参赛者能够直观感受到济宁深厚的文化底蕴。

为给跑者带来更好的旅游体验,市文化和旅游局聚焦“参加一场赛 玩遍一座城”,借助这次马拉松赛事打响“跟着赛事游济宁”的名片,全市众多景区都推出了马拉松选手的专项优惠。其中,首道门票打折优惠的A级景区有9个,免首道门票的A级景区有83个。同时,还开展了“名菜、名厨、名店”“好客山东 食在济宁”美食评选大赛,评选了66道名菜和84个美食名店。

“每踩一步都能听见历史回声。”这是众多跑者赛后的感受。当跑鞋叩击过的古闸重获新生,当大运河文化带的明珠被脚步重新串联,济宁用一场马拉松完成了对运河最深情的告白——流动的从不只是河水,更是永不停息的文化基因。

2025-04-07 2 2 济宁晚报 content_200610.html 1 运河古道踏新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