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自5月10日起施行,明确婚姻登记实现“全国通办”,且在办理婚姻登记时不再需要出具户口簿。
记者连日走访看到,“全国通办”受到新人普遍欢迎,相关工作井然有序。同时,更多年轻人选择“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结婚”,为“甜蜜经济”注入了新动力。
“今天我们就是奔着新政策来的!”10日上午,苏先生和黄小姐在上海市虹口区婚姻登记中心甜爱路分中心领到了“红本本”。这对户籍在广西,在上海工作10年的新人,原本已做好了请假回老家登记的准备,“全国通办”为他们省去了“为爱奔波”的辛劳。
据统计,“全国通办”首日,上海全市17个婚姻登记机关共办理婚姻登记1673对,其中“全国通办”462对,惠及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当事人。
材料的精简,也让办理婚姻登记更加便捷。10日当天,北京市西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服务中心“全国通办”登记量超过200对。工作人员说,新人从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照片,到填表,再到登记员联网核验,全程仅需约10分钟。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跨省流动人员为1.25亿。婚姻登记必须在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办理的规定,多年来让外出工作、生活、学习的人感到不便。专家预计,随着“全国通办”落地,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等主要人口流入地的结婚登记数量将出现增长。
新政策施行恰逢“好日子”扎堆的5月,多地预约数据已显示,新人领证的高峰即将到来。
“5月21日是小满节气,寓意圆满,热度甚至超过了‘520’。”上海市普陀区婚姻收养登记中心主任袁晓婷说,“520”“521”两天的登记名额已被早早约满,预计当天还会有不少未预约而来的,“中心在做好技术保障以应对高峰的同时,还会尽力安排直接来现场的新人,确保服务到位。”(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