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晚报全媒体记者 万德龙
8月12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做客“在线访谈”栏目。今年上半年我市的工业经济平稳开局,1至6月份,全市15条标志性产业链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增幅高于全市平均。今年以来,累计开展产业链招商、融链固链、产学研合作、银企对接等活动218次,助力企业达成合作意向400余项,签订合作协议95项,实现合作金额11.32亿元。
今年1月初,市工信局联合市财政局印发了《2025年工业经济首季开门红专项激励政策》的通知,按照功效系数法,根据企业新增产值规模、增速两项指标计算得分,按得分排名奖励前100名,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经企业自主申报、各县市区推荐、综合计分审核等严格评选程序后,共有100家企业获得了奖励,已兑现奖励资金2250万元。
从今年上半年的工业经济运行态势来看,政策的激励效果较为明显。这100家获得激励的重点企业,一季度产值同比增长26.2%、高于全部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19.1个百分点;1至6月份产值同比增长17.6%、高于规上增速10.2个百分点。同时,激励资金也有效缓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梁山县太岳弹簧有限公司将激励资金主要用于研发自动化转型设备,扩大生产;济宁瑞丰饲料有限公司将奖补资金用于饲料生产线升级改造项目,新上散装仓设备、制粒机一台,产能实现大幅提升,这些都为以后的工业增长提供了坚实保障。
我市还针对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其中,关于“工业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超长期特别国债”相关政策,重点支持石化、化工、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等传统产业企业的改造升级项目,要求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2000万元,项目应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有利于推进先进产能占比持续提升;关于“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奖补资金项目”相关政策,支持石化、有色、建材等传统行业企业实施设备更新改造,对企业技术改造过程中涉及的研发设备、生产设备、检测设备、用能设备、发输配电设备,以及配套软件系统、知识产权、科技成果等购置费用(单项购置费用应在10万元以上,且购置总费用不低于1000万元),按照不超过10%的比例,给予单户企业最高500万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