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7日
第05版:第五版

雨润鲁源

刘秀华(曲阜)

国庆与中秋的气息在雨雾中交融时,我终于踏上去往鲁源小镇的路。

初入景区,雨丝正斜斜地织着,细密如愁绪,却又温柔得让人不忍撑伞。我们四人索性弃了观光车的念头,决意用双脚丈量这片土地的肌理。鞋底轻踩过微湿的青石板路,发出细碎的“嗒嗒”声,混着远处沂河的流水声,竟像是天地间最质朴的乐章。

河对岸的昌平山静静矗立,五老峰的轮廓在雨雾中若隐若现,而不远处的尼山更是透着一股庄严的气息。无需言语,只需静静凝望,便能感受到这片土地承载的厚重历史。目光下移时,岸边的蒹葭忽然撞入眼帘——细长的叶片上缀满了水珠,风一吹,水珠便簌簌落下,溅起细碎的水花。路旁的松柏依旧苍翠,雨水洗去了尘埃,让那抹绿色愈发鲜亮;不知名的野花挤在草丛间,红的、黄的、紫的,虽不张扬,却透着蓬勃的生机;就连脚下的小草,也顶着水珠,倔强地向上生长。

行至半途,忽然听到一阵熟悉的旋律——“我爱你,中国……”循声望去,只见一群身着演出服的工作人员,正站在景区演出。他们手中挥舞着国旗,脸上满是真挚的笑容。见我们走来,一位台下的工作人员笑着递来一面小国旗说:“一起为祖国祝福吧!”我们接过国旗,加入了他们的队伍。红色的国旗在雨雾中飘扬,熟悉的歌声在空气中回荡,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只剩下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我们挥舞着国旗,与演出人员一同高声歌唱,祝愿祖国繁荣昌盛。

继续前行,便到了文创区。“见字如面”四个字赫然映入眼帘,木质的招牌上刻着细腻的纹路,透着淡淡的文艺气息。展区内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文创产品:印着《论语》名句的书签、绘着尼山景致的折扇、做成竹简模样的笔记本……每一件都精致小巧,满是巧思。目光扫过这些物件时,忽然想起我与爱人定亲时曾送我的一枚立体书签——上面写着“无论时间改变我们什么,盼望的是这份情谊能持之以久”。那时觉得这句话特别温暖和诗意,同时也伴随了我们俩的婚姻。如今在这满是儒风的地方想起,竟生出几分别样的感慨。时间会带走许多东西,可真正的情谊,却能如这鲁源小镇的历史一般,历经岁月沉淀,愈发醇厚。想着想着,眼眶竟不自觉地湿润了……

文创区旁便是一家古法豆腐铺,木质的门楣上挂着“古法熏豆腐”的招牌,空气中飘着淡淡的松木香。我们走进铺子,点了几份招牌熏豆腐。不一会儿,一盘熏豆腐便端了上来——外皮呈浅褐色,带着细密的纹路,咬一口,软糯的口感中透着松枝的清香,细细品味,还能尝到黄豆本身的甘甜。吃着熏豆腐,忽然想起孔子说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又想起“中庸”的“中”字。店家说,这熏豆腐的制作大有讲究。只有精准把握火候,才能熏出这黄白相间、口感温润的熏豆腐,这不正是“中庸”之道的体现吗?千年以来,这道美食从孔子时代流传至今,深受帝王将相、平民百姓的喜爱,想来不仅是因为它的美味,更因为它承载着中国人对“适度”“和谐”的追求。

离开豆腐铺,我们朝着瀑布的方向走去。越靠近瀑布,便能听到愈发响亮的水流声。转过一道弯,瀑布便完整地呈现在眼前——水流从高处倾泻而下,撞击在岩石上,溅起漫天水花,水雾弥漫在空气中,带着丝丝凉意。看着这壮观的景致,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自然而然地浮现在脑海,可心中更多的,却是另一种感悟:有人说,瀑布是江河无路可走时创造的奇迹。是啊,当江河遇到悬崖,没有退缩,而是以最磅礴的姿态纵身一跃,便成就了这震撼人心的景致。

忽然想起孔子的一生:自幼丧父,三岁随母亲离开家乡鲁源,靠母亲浆补为生,前往曲阜城里求学;成年后广收门徒,打破贵族教育的垄断;做过仓库保管员、牲畜管理员、地方行政长官、中央工程官员等职;晚年周游列国,虽历经磨难,却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最后回到鲁国,修订六经,为后世留下宝贵的文化财富。他的人生,不正如这瀑布一般吗?面对困境时,没有退缩,而是以坚韧的意志开辟新的道路,最终成就了不朽的传奇。

暮色渐浓时,我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鲁源小镇。回望雨中的小镇,依旧是那般缥缈、那般温柔。这场雨,洗去了尘世的喧嚣,也让我们与这片土地、与千年前的智慧有了更深的连接。我不知道这场相遇是冥冥之中的安排,还是千年时光的呼唤,只知道心中满是感悟与感动。或许,这就是鲁源小镇的魅力——它用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诉说着千年的故事,也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在不经意间,与历史相遇,与智者相逢。

2025-11-17 2 2 济宁晚报 content_215622.html 1 雨润鲁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