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第七大队蒋嘉宾发言,他介绍说,今年5月,日军占领砀山,人民抗战的愿望十分强烈,中共砀山特支尹夷僧书记在周寨孟楼发动组织了一支几乎全是孟子后裔组成的抗日武装,他也动员了一支百十人的队伍。今天,一起来到丰县华山,参加抗日大会师。
单县第八大队教导员高文甫上台发言。他介绍说,今年3月,在单县张寨举行了抗日训练班,张寨和附近各村都组织了抗日自卫团。5月,县委从各村的自卫团抽调80多人,成立了脱产的自卫团联防队。今天来到了华山尹小楼,编为第八大队。
金乡第十三大队大队长耿荆山发言,他介绍说,金乡原来组织了一支抗日的队伍,但是担心被国民党收编,便解散了。今年5月,金乡县城沦陷后,中共金乡县工委把原来疏散的人员又集中起来,以此为基础,在金乡城南耿楼组成了一支20余人的抗日武装,由耿荆山、翟子超、叶道友领导。不久又收缴了溃退下来的国民党二十九师一个排的枪支、弹药。至此,这支队伍发展到50余人。他们接到鲁西南工委派人送来的通知,来参加华山尹小楼会师,编为第十三大队,耿荆山任大队长,叶道友任副大队长,翟子超任指导员。
鱼台第十四大队大队长聂峨亭老当益壮,一个旱地拔葱跳到台子上,说话声如洪钟,他说,鱼台抗日司令部发展较早,但是目前遇到了一些困难,有两个营,200多人,愿意听从苏鲁人民抗日自卫队二总队的调遣。
萧县党组织负责人李砥平代表萧县的六支抗日队伍上台发言,他说,今年5月,萧县党组织在郭影秋同志的协助下,成立了何光友游击队,这一次,郭影秋同志按照第二总队的要求,亲自回萧县,通知他们来华山尹小楼参加大会师。萧县有18支大杆子,他们又分头做这些杆子的工作,劝大家北上华山,一起参加抗日聚义,这些抗日队伍看到共产党抗日的决心,也在保持独立性的前提下,纷纷参加抗日大聚义,何光友、孟昭林两支游击队共170余人编为第十五、十六大队,其他的4支大杆子被编入了第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大队。
宿县第二十一大队大队长王香圃上台发言,他说,自从5月宿县沦陷后,宿县党组织先后建立了宿东游击支队、宿南游击大队、宿西抗日游击队。11月宿东游击支队与宿西抗日游击队奉特委指示去丰县华山,宿县的部队编为第二十一、二十二大队,分别由王香圃、王烽舞任大队长。
但是宿县第二十二大队即王烽舞游击队却出了一个小情况,队员们在退场的时候,一位理着短发的白白净净的男游击队员的裤子,后面竟然洇染出一大片血迹,大家起初哈哈大笑,后来得知这是一位女青年为了参加游击队而女扮男装,长途跋涉后突然来例假,把裤子弄湿了。大家都肃然起敬,大声叫着:“花木兰,花木兰!”弄得这位女游击队员满脸通红,很不好意思。
这位女青年叫常俊婷,1918年出生,家教很好,爷爷是一位当地的书画名家,她从小就会写诗写毛笔字,是一位又漂亮又有才华的小才女。她学李清照,给自己取的字是李清照的“漱玉”。13岁考入省立凤阳师范,1936年,18岁的她毕业后到江宁县八卦洲小学教书。她与凤阳师范的同学王峙宇相爱,不料家里给她选了一门亲事,她不同意。“七七事变”后,她母亲以生病为由骗她回家,结果却是逼迫她出嫁。在即将成亲的前一夜,倔强的常俊婷将男方送给她的丝绸剪成长条,系在窗户上,跳窗逃走。她找到同学王峙宇,王峙宇拉起了一支抗日游击队,担任司令。她则参加了宿县战时后方服务团,担任宣传队队长。常俊婷带着革命激情出演话剧《放下你的鞭子》等抗日剧目,动员群众抗日。她长得漂亮,扮相又好,场场爆满,许多人跑了好几个村庄,也要追着看她的演出。经中共宿县特委书记戴晓东推荐,常俊婷和几名宿县的青年到延安陕北公学学习,学成后又回到了宿县。她的另一个同学王烽舞在宿县东北成立了抗日游击队,常俊婷女扮男装,参加了王烽舞的游击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