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惹我们生气时,‘情绪脑’会像一只‘警觉的野兽’被激活,让我们产生愤怒情绪以及控制孩子行为的冲动。与此同时,‘理智脑’的功能会被暂时关闭,我们的思考、共情能力都会下降。”近日,茜茜姐姐采访了山东省戴庄医院心理治疗师孙加铭,邀请她和我们一起探寻缓解因辅导作业产生急躁情绪的方法,帮家长们拨开迷雾,实现亲子共同成长。
深远影响
“情绪火山”灼伤亲子关系
家长的“情绪火山”爆发时,孩子真的被吓得更认真了吗?答案恰恰相反。
“此时孩子的大脑会进入应激状态,认为‘遇到了威胁’,从而分泌大量应激激素。血液会优先流向四肢而非大脑,孩子的‘学习脑’会暂时‘关机’。”孙加铭举例说明,比如孩子在被吼后愣住、反应变慢、敷衍了事,这其实是大脑的自我保护,结果往往是作业效率和质量双双下降。
“负面情绪就像厚重的乌云,它笼罩在孩子头顶,看似迫使他们加快步伐,实际上却让他们看不清前路,也感到压抑和疲惫。”孙加铭说。
从长远看,影响可能更为深远。因为长期在紧张、恐惧的氛围中学习,孩子会将学习与压力、否定联系起来,导致学习兴趣被磨灭、自信心被侵蚀,甚至亲子关系变疏远。由此可见,陪伴时的语气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习的质量。
实用策略
给情绪装上“暂停键”
如何在怒火被点燃前“踩下刹车”?孙加铭提供了几个简单易行的“情绪预热法”。
一是调整期待。在心里提醒自己,“我并不是想控制孩子,而是教会他(她)如何学习。”
二是设置心理缓冲区。辅导前一两分钟,通过深呼吸、喝杯水、听段音乐,让大脑从紧绷中“切换”出来。
三是识别情绪信号。留意自己是否有声音变快、呼吸变浅等预兆,提前“踩刹车”。
四是处理好自身疲惫。一个心平气和的家长,比一份完美的作业更重要。状态太差时,可以选择暂不辅导。
当怒火已“冲到嗓子眼”,又该怎么办?孙加铭推荐了立即可用的“情绪暂停法”:
首先暂停当前动作。放下笔、闭上眼、背过身,让身体先停下来。
可以采用4-4呼吸法调整情绪。吸气4拍,呼气4拍,持续3至5次,帮助身体切换到“平静模式”。
试着使用“缓冲语”。对自己说“我现在真的有点生气,我们先停一下”。
进行转移降温。离开现场,倒杯水、洗把脸,哪怕一分钟都能让大脑恢复平衡。
“暂停不是软弱,而是一种高级的情绪管理力。”孙加铭说。
如果不慎情绪失控,真诚的“灾后重建”至关重要。她建议分四步走:先安抚自己,再真诚道歉(避免辩解),之后帮助孩子理解当时发生了什么(如“妈妈的情绪脑先跑出来了”);最后,将道歉变为“共学时刻”,邀请孩子一起思考如何让下次作业更顺利。“这样的修复过程,本身就是一次情绪教育。”
观念升级
从“监工”到“教练”的转身
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家长需要完成一次角色转变。
“关键问题是:辅导的终极目标是‘让孩子全做对’,还是‘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孙加铭告诉记者,家长应像建筑用的“脚手架”,在孩子够不到时提供支撑,并在其能力增长后逐步撤除,而非一发现错误就纠正的“监工”。
比如,当孩子做题卡壳时,从直接给答案变为提示方法、提问引导,能让孩子学会自己分析,家长也更能保持耐心。“当我们理解辅导的核心在于培养能力,心态就会发生根本变化。你不再盯着每一个错误焦虑,而是在见证一个成长的过程。”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负责意识?孙加铭建议使用“作业清单”让孩子“看见”任务,鼓励孩子自己检查,并允许他们承担后果(比如:未完成作业被老师批评)。
家长最需要忍住的冲动是替孩子收拾烂摊子、提前预防所有错误的冲动。当我们学会不急着介入,孩子才有机会激活内在的责任感。
温暖共情
养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
“当我们被‘轻易点燃’,并不代表我们是坏家长,而是说明——我们的情绪中,藏着压力、焦虑、期待和爱。理解这一点,是迈向情绪管理的第一步。当我们意识到‘这不是我不好,而是大脑在自动反应’,就能多一份觉察。下一次情绪上来时,先停顿一下、深呼吸,给‘理智脑’一点时间‘重新上线’。”孙加铭说。
“完美家长”是一个美丽的幻觉。真正有力量的家长,不是永远不生气的人,而是能在失控后勇敢地修复、在焦虑中依然愿意温柔对待自己和孩子的人。
“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孩子永远不犯错,而是让他们明白:犯错不可怕,逃避责任才可怕。而我们与孩子的共同修行,正是在每一次情绪的波澜中,学习如何更理解、更包容,一起成长。”孙加铭说。
先处理好我们与自己的情绪关系 再经营好我们与孩子的成长关系
采访手记
我们总被“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推着走,却常常忘了,辅导作业的这段时光,本身就是一场不可复制的亲子旅程。它不只是一道道题目的对错,更是父母与孩子的两颗心如何靠近、如何相处的修行。
孙加铭治疗师的所有建议,核心都指向了两个字——关系。当我们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就能宽容孩子的慢节奏;当我们学会好好爱自己,安抚好自己的疲惫与焦虑,我们内心才有源源不断的爱和耐心去滋养孩子。
所以,在辅导作业前,请先给自己一个温暖的微笑。守护好这段彼此陪伴的旅程,它远比任何一份满分的作业都更加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