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记者 刘菲 通讯员 宋宗炎 马学士)今年以来,济宁高新区纪工委监工委在市纪委监委和区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中央纪委和省、市纪委全会部署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忠诚履行协助职责和监督专责,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全区纪检监察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坚守政治担当,服务保障发展大局。紧盯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区党工委工作安排跟进监督,督促各级党组织落实主体责任、履责担责尽责。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围绕“国之大者”强化政治监督。抽调专人对全区疫情防控、生态环保、违建别墅、营商环境、干部纪律作风及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问题整改等专项治理工作跟进监督,切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认真履行监督首责,做实做细日常监督。开展2021年度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述责述廉活动,有效压实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到区属国企开展专题调研,督促国有企业党委更加坚决有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1-6月份,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置91人次,占71.7%;谈话提醒35人次,开展主动约谈87人次;组织开展区纪工委书记与下一级党组织负责人廉政谈话8人,分批对118名新任职领导干部进行集体廉政谈话;报请或会同党(工)委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15次,参加监督单位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26次;通过监督检查发现违纪违法问题线索68件;党风廉政意见回复439人次;强化警示震慑作用,通报曝光典型问题3期5起5人。
深化“三不腐”一体推进,提升反腐治理效能。坚持严的主基调,从严执纪审查,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持续深化越级、重复信访举报专项治理行动,开展“初次举报办理质效提升年”活动和“信访举报突出问题集中攻坚行动”。制定执法部门向区纪工委监工委移送问题线索办法,强化与执法部门协作配合。抓好执纪审查“后半篇文章”,常态化推动开展廉政教育,召开全区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启动“遵纪法、知敬畏、守底线”警示教育活动,向全区科级干部发放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提示卡,下发《树清廉家风·创最美家庭倡议书》。启用“清廉济宁高新”微信公众号,传递正风肃纪反腐正能量。
始终坚守人民立场,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聚焦五项整治重点,开展监督检查,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选取5个重点村(社区)探索开展“三资”提级监督。制定政商交往行为正负面清单,选取8家重点企业设立营商环境监测点,不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持续深化政治巡察,发挥巡察利剑作用。完成区党工委第五轮巡察汇报和反馈工作,督促被巡察单位进行集中整改,确保整改到位。启动区党工委2022年第一轮巡察工作,对2个区直部门开展常规巡察。印发《关于开展巡察发现突出共性问题对照检查、专项整治的工作方案》,开展巡察发现突出共性问题专项整治,进一步巩固深化拓展巡察成果运用。印发《区党工委巡察发现问题线索协作联动处置工作办法》,实现巡察监督与审查调查优势互补、无缝衔接,提升发现问题线索质量和处置效率。
着力加强作风建设,不断提升干部执行力。落实上级纪委监委和区党工委关于作风建设的一系列安排部署,将“严真细实快”的作风贯穿到工作始终。强化作风建设执纪监督,参与干部队伍建设指挥部日常工作,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履职尽责。1-6月份开展明察暗访59次,监督检查街道和部门52个次。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5起5人、享乐奢靡问题3起4人,严肃开展党内问责6起6人。扣除9个单位效能积分和个人效能积分13人次。开展“纪律作风效能提升月”活动,依托干部队伍建设指挥部,联合督查、组织部门常态化开展纪律作风效能察访,通报6期33人次。
不断强化自身建设,打造纪检监察铁军。把深入推进“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活动作为当前纪检监察工作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按照实施方案,制定配档表,推动活动快速落地落实、取得切实成效。持续做好全省纪检监察系统专项检查发现问题查纠整改工作,全面检视自身存在的问题,确保查纠整改无漏项、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