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09日
首页
第04版:

济宁华源热电厂

“火”凤重生 华源蜕变

本报记者 曹俐 通讯员 王丽丽

不畏艰难险阻 奋力开拓创新

济宁华源热电厂是济宁高新区能源保供的重点企业。2022年,是济宁华源热电厂在高新区发展的第20个年头。20年来,济宁华源热电厂不断创新发展,攻坚克难,勇毅前行,经济发展质效有了明显突破;20年来,济宁华源热电厂在城市发展变革中不断提升,为高新区的壮大不断赋能,为改善高新区居民生活品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济宁华源热电厂在2021—2022年度供暖中实现了供暖季“零非停、零事故、零限热”安全保供目标。作为济宁高新区早期电厂之一,2002年,济宁华源热电厂的前身凯赛电厂在高新区建设的用电需求下应运而生。

谈起济宁华源热电厂20年的发展历程,济宁华源热电厂运行党支部书记赵璇颇有感慨。他告诉记者,他从事电力工作36年了。2002年,他就参与了华源热电厂的前身凯赛电厂的建设。当时建设期间,周边环境较差,在石膏板做的房子办公,施工现场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2004年,电厂建成投产,电厂周边开始建设用热企业,电厂成为区域性公用电厂。为周边用热企业提供高温蒸汽,2006年归入华能集团后,更名为济宁高新区热电有限公司,为高新区发展提供了热能的保障,改善了周边居民的冬季保暖要求。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发展过程中,济宁华源热电厂不畏艰难险阻,奋力开拓创新。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华源热电厂的前身——济宁热电厂,只有两台30兆瓦的抽凝供热机组。小电厂设备落后,发电供热效率低。无法满足周边企业和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需求。基于“煤城”济宁低碳环保绿色发展的考虑,该电厂被列入关停计划。生存成为摆在电厂面前的突出问题。2008年3月,电厂开始谋发展、“跑”项目。从煤矸石电厂到热电联产机组,从150兆瓦到350兆瓦,8年起伏跌宕,2015年8月,该厂2×350兆瓦“上大压小”热电联产工程获得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经过多方努力,2018年12月18日,项目顺利开工建设。相关负责人亲自督促抓设备和设计图纸,强化基建制度建设,狠抓现场安全、质量、进度管理,拧紧安全“阀”,严把质量“关”,紧盯进度“点”,扎实推动项目建设,一个个节点目标如期完成,为项目安全保质保量投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华源热电积极响应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号召,以2×350兆瓦热电联产机组为契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强化创新成果转化能力,低压缸切缸技术、液态恒值自动加氧系统、华能系统首座自然通风高位集水冷却塔等科技创新投入实用,极大降低了机组能耗。23项发明专利受理,70项实用新型专利受理,21项实用新型已获得授权。其中,《一种新型锅炉跳闸控制回路的设计与实现》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基于烟气多组分检测的新型送风控制策略设计与实现》被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

“世上好走的路都是下坡路,向高处攀登注定充满艰辛,面对挑战,我们唯有一往无前,选择迎难而上,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开创企业发展新局面。”这是济宁华源热电厂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郭洪亮在各种会议、各种场合常向职工灌输的一种理念。这也是华源热电项目得以快速推进的精神密码。

全力保障民生 为高质量发展绘就温暖底色

俗话说: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随着高新区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入驻济宁高新区。进而,用电需求量也不断增大,电力供应成为重中之重,企业原本的两台3万千瓦时的机组由于能耗过高,已经无法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华源热电厂开始考虑规划立项新项目。

济宁华源热电厂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郭洪亮说,20年来,济宁热电厂持续助力高新区工矿企业的发展。在此期间克服金融危机、煤炭市场紧张、疫情影响等困难,全力保障了高新区企业和居民的热能供应。为适应企业转型发展需要,更好地助力高新区高速发展,从2008年开始规划立项新项目。事关民生,在了解相关情况后,济宁高新区迅速成立专班,帮助济宁华源热电厂解决建设中的问题,确保项目早建设早投产。

郭洪亮说,在建设初期,高新区党工委就积极组织住建、国土、经发等部门,帮助协调建设中的手续办理、居民协调等问题,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协调解决建设用地、企业给排水、道路交通、工商注册、送出线路等一系列问题,区领导亲自挂帅,特别成立专班,确定包保部门,全力推进工程建设进度。2021年机组圆满实现双投。

作为济宁市“十四五”重点民生工程,济宁华源热电厂从开始建设就承担着济宁高新区、兖州区居民高温水供暖转型升级和发展突围的重任。为了更好地做到绿色发展,济宁华源热电厂在建设初期就将环保和效率放在了首位。

据了解,新厂组两台35万千瓦时机组,配套两台超临界直流锅炉,配脱疏脱硝超低排放设施,汽轮机采用百万机组技术,能耗水平居同行业前列,机组使用新专利97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是济宁市推进主城区煤电整合,解决煤电围城的重要支撑。

“进入厂区后,每天工作感觉心情十分舒畅,由于设备更为先进,自动化程度更高,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作为一个老电力工作者见证了电厂由小变大,职工收入稳步提升,感到由衷的高兴,期望华源热电一天比一天好,高新区建设得更快更好。”谈及如今的现状,伴随济宁华源热电厂一同成长的赵璇颇为感慨。

郭洪亮表示,下一步,济宁华源热电厂将一如既往地为济宁高新区的招商引资、企业发展、民生保供,提供强有力的能源支持,助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2022-12-09 济宁华源热电厂 5 5 济宁高新新闻 content_126056.html 1 “火”凤重生 华源蜕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