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3日
首页
第01版:

济宁高新区

向高而攀走在前 向新而进挑大梁

本报济宁讯 回望2024年,济宁高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聚焦“又高又新”主责主业,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统筹推进稳增长、提质效、推改革、防风险、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稳健向好、进中提质,打造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示范标杆取得新成效。

这一年,我们坚定信心,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坚决扛起全市工业经济“主战场”使命,实施标志性产业链突破工程,推动高端装备、医药健康、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两优两新”产业链条式增长、集群化壮大、方阵型崛起。以小松、长城、山推等领航型企业为牵引,带动国内外19家配套企业落地,三年内将形成千亿级以上规模;以鲁抗、辰欣等国内一流药企为龙头,打造鲁南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区,已吸引200余家医药全产业链企业集聚。制定骨干企业扩规倍增计划,培育营收过百亿企业3家、过50亿2家;新培育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6家。其中,山东拓新电气有限公司入选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赛瓦特(山东)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源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2家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浩珂科技有限公司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高新区在全市上半年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现场观摩中,综合排名位居全市第1名,参与观摩的3个产业项目全部入选“十佳”产业项目;在2024年下半年济宁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观摩评比中,综合排名位居全市第2名,参与观摩的3个产业项目全部入选济宁市十佳观摩项目。

这一年,我们守正创新,创新赋能持续加码。发挥科技创新主引擎作用,与32家“国字号”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创新载体3家,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8个,组织各类产学研对接活动57次,达成技术合作协议27项。实施“创新培优+智能转型”双驱战略,新培育省级企业创新平台10个,数量全市领先。新获批省级以上人才平台14家,青年人才工作全省通报表扬。其中,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YUESHENG HE(何悦盛)、山东铭德机械有限公司李继入选国家级重点人才计划,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霍厚志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先进基础工艺创新人才。

这一年,我们抢抓机遇,改革活力持续迸发。济宁高新保税物流中心(B型)成功获批,是近三年来全国第6个、全省唯一一个获批的保税物流中心。跨境电商企业发展到126家、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30亿元,企业数量和交易额全市领先。高标准打造“蓼河商圈”,有机串联万象汇、奥特莱斯、爱琴海购物公园、吟龙湾等商业综合体和“一体四馆”等高品质服务业载体。率先实现5G基站产业园区和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4个项目入选省级“工赋百景”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试点项目。新增省级智能工厂4个、绿色工厂3个、数字化车间1个,数量全市第一;“数字化赋能园区产业链无废内循环发展模式”入选国家级“无废园区”典型案例,全省唯一。山东拓新电气有限公司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名单,全市共5家入选,高新区获批数量居全市第2位。

这一年,我们奋勇争先,发展底色持续增彩。始终坚持“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发展思路,建成全省首座双向八车道S线型跨铁路桥,打通了蓼河新城南北交通主动脉,与崇德大道、崇文大道形成互通互联交通体系,连通一机场两高铁,实现市域“半小时通行圈”。泗河绿色发展带、蓼河智慧活力带和洸府河生态休闲带共同构筑城水相融的生态底色,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8平方米,高品质宜居宜业底色更加亮丽。

这一年,我们倾心为民,群众生活持续改善。以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了27项涵盖就业、教育、养老托育、社会救助、人居环境、文体生活等领域的民生实事项目,办成了一批暖民心、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好事。其中,积极推进公办学前教育资源扩容提质,新建7所公办幼儿园,高中学位扩增560个;采取“机构+社区+家庭”等多种模式康复救助残疾儿童143名;新建6处老年人食堂、精心打造5处养老服务站;全区完成65个5G基站的建设开通,推动5G网络向农村覆盖;区级文化惠民演出370场次,惠及群众10万余人次,新增体育健身设施综合体建设4处、健身器材120余件、智能健身驿站1座,区内20所中小学校体育场地有序面向社会开放;依托银行、园区、邮政、街道卫生院等建立15个政务服务便民服务点,让更多企业群众享受到“就近办”带来的便利。今天的高新区,就业促进更加有力有效,教育资源更加优质均衡,社会救助更加精准普惠,老幼服务更加贴心暖心,生活环境更加宜居宜业,政务服务更加亲民快捷,民生愿景转化为了幸福实景,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回首过去一年,高新区发展的每一步都铿锵有力、出色出彩,我们经历的每一个瞬间都值得铭记。所有人都在努力拼、加速跑、追逐梦,致敬每一个不平凡的你!

踏平坎坷成大道,接续奋斗开新篇。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着力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营商环境、城市建设、民生福祉上拼搏奋进、笃行实干,努力书写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坚实的高新力量!

2025-01-03 济宁高新区 5 5 济宁高新新闻 content_195190.html 1 向高而攀走在前 向新而进挑大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