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记者 刘菲 通讯员 常昕 马迪)为全面掌握冬小麦苗情长势,科学指导春季田间管理,近日,位于济宁高新区的黄淮海现代农业研究中心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小麦苗情调查工作,为农作物增收增产提供精细化服务保障。
在研究中心的小麦试验田里,市农科院科研人员正忙碌地对小麦实验品种的苗情进行细致调查统计,以此精准判断小麦的生长状况。
“目前小麦已进入起身期,生长发育迅速。这一时期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对于提高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我们正对小麦的最大群体进行调查,通过观察小麦的个体发育和根系生长情况,为下一步拔节期的肥水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农艺师杨本洲说。
调查结束后,工作人员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并结合当前气候特点及未来天气趋势,制定针对性的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意见。这些意见将指导农户科学开展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工作,为夏粮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我们实验基地面积达1086亩,这一季主要进行小麦的产量、丰产性、抗病性、抗冻性等方面的实验。工作团队会根据实验需要,随时来到基地进行调查、记载,确保实验圆满完成。”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小麦研究所所长王霖告诉记者。
近年来,黄淮海现代农业研究中心紧紧围绕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科技优势,不断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为农作物增收增产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科技优势,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培育更多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同时,我们将加强新技术示范推广的引领作用。目前,我们基地有400亩小麦承担着山东省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项目,项目内容是茎基腐病等土传病害综合防控关键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我们将通过现场观摩、技术培训等方式,将这项新技术推广到更多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中去,带动更多农户掌握和应用这项技术,为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做好保障,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翟红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