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县韩岗镇韩岗小学 何华
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游戏是认识兴趣和情感兴趣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带。我们应该重视游戏在儿童生活中的作用,将教学内容带上一些游戏的色彩,从而挖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游戏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游戏化教学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游戏来实现教学目标,通过学生较为喜爱的学习方式提高对课堂的专注力,提升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例如,小学数学第一册《比大小》的教学中,认识“>”和“<”看似没有难度,但是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 正确地读出“>”和“<”比使用它们更难,并且容易混淆。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和“<”的用法和读法,编成儿歌,配上动作,以课间操的形式,和学生一起边跳边学边记。
在教学中营造游戏氛围。游戏化教学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在这种氛围中主动学习。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与适应能力是不同的,因此需要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帮助学生打开心扉,融入课堂,使学习效率和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人教版数学第十二册《圆柱的认识》,为巩固及拓展圆柱体的相关知识,课尾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游戏:老师取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元硬币,用两手指轻捏在硬币侧面,即直径的两端,平举在离课桌面高约10厘米处,放开手指,使硬币自然下落。这时可使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硬币下落过程,想象硬币留下的痕迹,看到一个什么图形?在刚才的游戏中,还有什么发现?通过这样一个小游戏,可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平面图形的平移、旋转的轨迹形成立体图形,同时初步体验几何图形“由面到体”的发展和联系。
发挥游戏的互动性。游戏中的互动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让学生明白学习需要互帮互助。有了这种意识,学生才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教师才能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材中只是给出了“底×高=平行四边形面积”这个公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拼一拼”游戏,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平行四边形卡片,然后用制作好的平行四边形卡片剪贴、拼凑出其他图形。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会发现,正方形、长方形都能够通过平行四边形剪贴、拼凑出来,并且可以保持底边不变,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由此弄明白平行四边形公式的由来。
将游戏化教学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