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泗水讯(通讯员 李冰心 关嫣然)泗水县探索实行“12345”工作法,进一步优化选调生培养工作,着力培养一支素质高、专业精、能力强、作风实的选调生队伍,让在村任职选调生真正实现“驻村”更“助村”。
制定“1”套管理方案,为选调工作提供“领航图”。制定《泗水县选调生培养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准确把握选调生优势和短板,有针对性地“查缺补漏”,从培养计划、培养模式、培养方法、管理考核等多个维度完善培养机制。
用好“2”本记录本,画好群众工作“同心圆”。为25名选调生发放一本《泗水县选调生到村任职培养记实簿》和一本《泗水县选调生到村任职民情日志》。方便选调生进行每周工作总结和做好下周工作计划;在走访入户时记录村情民情、温暖瞬间、在村故事等。通过记录所见所闻,激发巩固选调生的为民情怀,帮助选调生既做“小学生”又做“服务生”,用笔尖架起干部与群众的“连心桥”。
明确“3”名导师,配强选调生“引路人”。创新“1+3”模式,对新参加工作的选调生配备一名县级领导干部作为政治导师、一名乡镇班子成员作为业务导师以及一名所在村经验丰富的的党员干部作为乡土导师“共同帮带”。选调生每周利用“成长日志”总结本周开展工作并做好下周工作计划,引导选调生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工作计划,高效务实地为百姓做好服务;进行走访调研时撰写民情日志,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与百姓一起“坐同一条板凳”,记录自身成长与基层百姓的故事。
完善“4”项考核机制,点燃选调工作 “新引擎”。采取“自评+互评+测评+考评”综合考评机制,用好考核“指挥棒”。根据选调生驻村任务,设计一张信访案件化解、服务群众活动等20项考核指标自评表,进行自评打分;召开选调生年度考核会议,根据个人述职情况和日常了解情况进行相互评价打分;邀请选调生所在村村支两委、党员群众、导师同事等参与对在村选调生测评赋分。泗水县委组织部综合三项分值和平时了解情况,对选调生进行综合考评。突出考核结果运用,注重考核结果和使用挂钩,在全县范围内形成在一线识别选调生、检验选调生、选拔选调生的用人导向,激发选调生干事创业热情。
开展“5”项活动,打好选调工作“组合拳”。一是持续开展“选调零距离,组织面对面”活动。科室近距离观察选调生,帮助选调生更快成长。二是开展“选调沙龙”活动,实现一周一小结、一月一主题、一季一观摩。举办“砥砺初心、筑梦基层”读书会、“选调奋进新征程,我为村庄谋发展”等专题沙龙2次,让选调生在身临其境的体验活动中产生共鸣。三是引导选调生积极参与“做好旁听生,上好基层课”活动。按照“选调自主申请+组织部门推荐+主办部门批准”的流程,鼓励选调生作为旁听生参加培训,为选调生充电赋能。四是打造“成长单”活动。为因材施教,创新制定“5+N”成长单基层锻炼方案,变“自我成长”为“组织培养”。五是组织选调生开展国情调研活动。聚焦乡村振兴、农村治理、基层党建等内容,结合村情民意领题调研,形成一份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的专题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