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08日
第01版:

夯实人才支撑 激发创新活力·“一把手”谈人才

实施“四大提升行动” 为企业攀登注入源动力

——访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屈耀武

■本报记者 谷常浩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以推进制造强市建设为主线,以干部助企攀登为抓手,以引育创新创业人才、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主攻方向,重点抓好‘企业家素质、平台能级、人才引育、人才生态’四个提升,着力打造人才发展高地,为加快济宁工业转型跨越、实现企业攀登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日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屈耀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屈耀武说,市工信局持续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行动,凝聚创新发展领航力量。聚焦重点产业发展,持续发展壮大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完善企业家荣誉激励机制,定期举办企业家评先树优、企业家座谈会等系列活动,牢固树立关心关爱企业家的鲜明导向。围绕提升企业董事长、总经理战略思维,中青年企业家和“创二代”、新生代企业家素质,建立多层次企业家培训体系。加大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产业链骨干企业负责人培训力度。实施优秀青年企业家和民企接班人培育行动,实行青年企业家培养“导师制”,培养引领产业发展的新一代年轻企业家。针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作企业、配套企业,开展对标交流学习活动,助力企业融链、抱团发展。

实施创新平台能级提升行动,做强人才引育载体。高能级的创新平台既是科技创新的强力引擎,也是承载高端人才的强大磁场。坚持把创新载体建设作为推动人才集聚的“蓄水池”,围绕重点产业链加快培育布局制造业创新中心、“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高水平创新平台,持续提升制造业企业创新驱动力。广泛吸引大院大所、知名高校与我市企业、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加快布局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建立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制度,定期向高校院所发放榜单,丰富企业育才引才路径,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支持企业自建或与高校院所共建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建立企业研发机构高质量提升培育库,为人才创新创业开辟广阔空间。

实施领军人才引育提升行动,打造产业人才聚集高地。科技创新,领军人物是关键。突出产业需求,重点围绕“231+1”产业集群,全面绘制“产业人才地图”,依托产业链布局人才链,靶向引聚与产业高度匹配的支撑型人才,以人才队伍的膨胀带动产业能级的跃升。瞄准国家、省级人才工程,提前谋划储备一批科研能力强、创新水平高的专家教授、创新企业,动态充实高层次人才库,高质量申报国家和省级人才工程,通过举办各项人才工程申报培训,提升入选成功率。依托市级创新创业大赛,吸引更多先进制造业项目在济宁落地。围绕7大产业领域,实行市级重点人才工程“配额制”,遴选创新能力强、人才培养引进需求迫切的攀登企业,给予市级人才工程配额,将引才话语权交给企业,自主引进高精尖缺人才。

实施人才发展生态提升行动,夯实人才服务体系。全面推行“群长+链长制”“一链一策”提升19条关键产业链,扎实推进“企业攀登、技术改造、企业上市、要素保障、企业家培育”五大工程,夯实引才、聚才、育才的基础。紧跟省、市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步伐,宣传贯彻《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重点产业链尖端技术人才奖励办法》等政策措施,聚力当好服务人才、企业的“娘家人”,实施精准扶持和靶向服务,提高服务效率,着力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落实,营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流人才环境,助力企业攀登进阶。

2022-08-08 ——访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屈耀武 夯实人才支撑 激发创新活力·“一把手”谈人才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07019.html 1 实施“四大提升行动” 为企业攀登注入源动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