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31日
第03版:

激荡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气象

华峰

近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公示了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济宁市兖州区新兖镇牛楼村入围。几年的时间,牛楼村建起了特色民宿小镇、花海彩田、现代农业采摘园……通过做活乡村旅游,走上了村美民富的小康路。当前,我市下大力气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村面貌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行走在济宁广大乡村,不由令人感慨:农村面貌变化真快,乡村已经成为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

乡村是中国的根,“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美丽风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和乐景象,是多少人心驰神往的记忆。让农村人居环境“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福祉、农村社会的文明和谐。牛楼村通过典型示范,辐射带动其他村发展,引领广大乡村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收获了生态振兴带来的丰硕成果,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能量。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新农村要有新风貌新生活。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需要做好城乡融合文章。加大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力度,把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让农村在路平、灯亮、水净等方面与城市一体化。在推进乡村撤并、村庄整治、农房改造中,注重提高生态环境的建设水平,还要与城镇建设规划相协调,形成绿色城镇与美丽乡村相得益彰的新局面。农村环境整治既要全力而为,也要因地而异。整洁、卫生、环保、美丽是共同需求,经济条件相对落后不是脏乱差的理由。综合考虑地理、民俗、发展水平和农民关切,科学确定整治目标任务,把握好整治力度、建设深度、推进速度、财力承受度以及农民接受度,做到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才能真正让农村美起来、生活好起来。

农村环境整治要聚焦群众所思所盼,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需要科学谋划系统推进。春种秋收的农事、熟人社会的氛围,农村的生活有农村的特点,既要尊重自然规律,也要尊重经济规律,还要尊重文化规律。济宁农业文明源远流长,有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文化,美丽乡村建设要注重农业文明和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乡愁有所寄托,让美丽形神兼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也需要立足农村的特点,不搞脱离生产生活、违背农民意愿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坚持“农民要什么,我们干什么”,乡村振兴的过程让群众参与、效果让群众检验、成效让群众受益,广大农民才会更有获得感、更具幸福感。

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需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济宁乡村面貌发生巨大改变,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美丽”接力。无论是解决环境脏乱差问题,还是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都难以毕其功于一役。我们要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规划引领的前提下,推动不同类型村庄按照城乡融合、规范提升、环境整治、传统保护、拆迁合并等类型,在尊重农民意愿、尊重乡村传统文化、尊重乡村特色风貌,保持乡村建设肌里基础上,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建设具有田园风光、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乡村美不美,事关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事关全面小康的底色和成色。借鉴牛楼村经验,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改善环境、补齐短板,我们就能在新时代激荡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气象,为乡村振兴凝聚新动能。

2022-08-31 华峰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09516.html 1 激荡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气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