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30日
第03版:

市委组织部

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市委组织部认真落实全市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安排,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党建工作,切实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强大效能,以党建引领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突出政治引领,团结凝聚产业工人队伍。坚持不懈抓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这项首要政治任务,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广大产业工人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注重加强教育培训,将产业工人中培养的入党积极分子全部进党校进行集中培训。注重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坚持将产业工人作为重点群体实行发展党员计划单列,今年,在省委组织部下达我市451名产业工人发展党员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倾斜力度,研究下达产业工人发展党员指标1172名。注重健全保证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的制度安排。今年市委换届,市党代表中工人代表29名,比例达5.6%,比上届提高0.4%。连续两届推荐兖矿集团一线工人张彦宽、张矿军分别作为党的十九大、二十大代表。

建强战斗堡垒,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分类加强国企和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在国企,持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组织建到车间班组、工程项目、服务窗口,实施党支部创星提标行动,先后有153个基层党支部被评为“五星党支部”,打造了“千尺井下党旗红”“一线党建工作法”等党建品牌。在非公企业,推动在省级以上园区全部设立党工委组织部,构建起“园区党工委→党工委组织部(园区综合党委)→片区党组织→企业党支部”的园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强化人员力量,向企业选派“红帆”党建工作指导员,对园区以及同行业或同一产业链开展组团式指导。加强经费保障,市县财政列支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专项经费,市级层面每年为每个省级以上园区列支10万元工作经费。加强阵地建设,高标准建设园区党群服务中心和企业“红帆驿站”。

优化人才服务,拓宽产业工人发展空间。完善全链条培养使用机制,探索实行以高校基础培养和产业实践支撑为主体的联合培养机制。优化12345人才服务专线,对技能人才提出的投诉事项,按责转办、限时办结、逐一反馈、回访督导。注重人才政策宣讲推送,帮助充分享受政策“红利”。济宁技师学院孟庆站、兖矿集团兴隆庄煤矿高兴亮、国网济宁供电公司孔令明等3名高技能人才纳入市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名单。

搭建载体平台,推动党建与发展深度融合。围绕“党建强、发展强”,搭建凝聚服务产业工人的载体平台。推进“企业片、商业圈、产业链、行业线”党建共同体建设。目前,已建立区域性综合党委68个,聚焦“231”产业集群成立产业链党建联盟41个,覆盖企业493家,推动“组织共建、事务共商、资源共享、发展共促、品牌共创”。着力突破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先后成立快递、外卖、道路运输、直播电商行业党委,带动广大新就业群体在基层治理和行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强化典型示范引领。实施好两新组织党建“百千万提升工程”,确定929家省市县级培育对象,连续5年组织评选“双强六好”两新组织党建示范点490家,曲阜东宏管业等7家企业被确定为省级培育对象。编印《济宁市两新组织党建案例选编》《济宁市两新组织党建百佳示范地图》,为全市两新组织党组织提供可学习、可借鉴的典型经验。

2022-11-30 市委组织部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16490.html 1 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