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30日
第03版:

市人社局

聚焦服务制造强市建设

市人社局聚焦服务制造强市建设大局,创新技工教育发展模式,精准培养了一批符合产业需要的技能人才,助力产业工人队伍做大做强。今年7月,人社部在我市召开全国“技工院校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现场会,推广了我市技工教育集团化发展经验做法。

打造系统完备的政策支撑体系,培育壮大技能人才队伍。坚持政策引领、高位推进,市人社局启动实施“技能济宁”专项行动,制定出台《进一步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配套印发了《济宁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实施办法》《济宁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实施办法》《济宁市首席技师选拔管理办法》《济宁市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等,从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方面,形成了全链条的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政策体系。目前,已累计培养全国技术能手31人、齐鲁首席技师123人、山东省技术能手119人,济宁市首席技师、技术能手1348人,全市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26.3万人。

创新产教融合的技工教育模式,精准培养青年技能人才。聚焦提高技能人才供需匹配度,创新组建山东省首家技工教育集团,构建技工教育“紧密型校企联结体”,深度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共育技能人才,实现实训与就业无缝衔接,精准培养更加符合产业和企业发展的技能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青年技能人才力量。经过近三年的深耕细作,我市技工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日趋成熟,先后被省人社厅、人社部发文推广。

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评价机制,畅通产业工人发展通道。持续开展技术能手、首席技师等人才项目评选,每年认定近100名市技术能手,给予每人1000元的一次性奖励;每两年评选30名左右的市首席技师,在4年的管理期内给予每人每年1.2万元的人才津贴。突出企业用人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自主设置职业技能等级,赋予企业充分的人才评价自主权。目前,我市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备案企业达到203家,2.1万余名技术工人通过企业自主评价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同时,推动工程技术领域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贯通发展,支持技能人才参加职称评审,取得职称后兑现相应待遇,进一步畅通了技能人才发展渠道。目前,我市已有43名技能人才取得中、高级职称。

健全赛训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职工技术技能水平。统筹人社、工会、妇联、团委等部门赛事资源,建立济宁市“技能状元”职业技能竞赛体系,每年举办市级赛50余项;鼓励支持行业协会、企业自主开展技能竞赛,每年开展“技能比武”等活动600余场次,参与职工达到20万余人次,让参赛职工同台竞技、比学赶超,营造“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良好氛围。同时,大力实施“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精准建立企业职工技能培训“菜单”,开展“点单式”职业技能培训,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金蓝领”技师培训,累计培训劳动者54.71万人次、企业新型学徒7214人、“金蓝领”技师2146人。

2022-11-30 市人社局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16493.html 1 聚焦服务制造强市建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