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浩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是确保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的政治保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具有以下实践逻辑。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了今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踔厉奋发的根本动力,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心聚力的强大合力,是驱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高速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肩负的使命和任务更为艰巨。实现新使命、开启新征程的目标任务,要求我们党造就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并强调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突出把好政治关、廉洁关。可见,干部素质中最重要的是政治素质,领导能力中排第一位的是政治能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讲政治,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思想武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踏上全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确保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防微杜渐,抓早抓小,识别、防范、化解“蝴蝶效应”和“黑天鹅”事件、“灰犀牛”事件的冲击。抓住要害、果断决策,坚决杜绝各领域风险交叉感染,坚决防止非公共性风险扩大为公共性风险,非政治性风险蔓延为政治性风险。大力发扬斗争精神,敢于并善于亮剑,在大风大浪中提高斗争本领,着力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有效应对每一场重大风险挑战。
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政治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保证党长期执政,首先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提升党的执政力。科学规划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建设,战略突破口就在于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就是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本领和治理能力,确保党政干部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高超的政治能力,通过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提高党的全面领导力和长期执政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抉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高质量发展与党执政兴国密不可分,因此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就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期待,以往物质匮乏时期的保守型发展方式已不再适应新发展阶段的发展诉求。党员干部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致力于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就必须要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发展阶段这一现实,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中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从而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作出更多新贡献。
(作者单位:中共济宁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