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张华声)济宁市能源综合执法支队以“晾晒成绩”、“查找不足”为抓手,促进执法队伍作风转变,动员全队上下聚焦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争一流、铆足干劲抓落实,为全市能源行业保驾护航。
晾晒成绩出亮点。一是“成绩墙上挂”。各执法大队、各部门每月执法问题、案件侦办、行政罚款、亮点做法等各类数据公示上墙,执法队员个人成绩单、各矿井分管联络员联络报告、各大队每月成绩单统计成表,亮出成绩、晒出短板,接受支队全体成员监督。二是“工作手拉手”。加强各大队、各部门之间协作沟通,学习、借鉴其他执法大队工作中的亮点,对比、整改本大队存在的相似问题,同时充分利用已经建立的各专业微信交流群、大队联合执法等多种平台,实现部门间业务联动,进一步提高能源执法水平,形成有效工作合力,实现“1+1>2”的效果,推动我市能源执法工作再上新台阶。
查找不足促提升。一是按月开展“找茬”活动。能源执法涉及煤炭、节能、油气、电力等多个领域,日常案件较多,案件侦办、文书制作程序复杂,对执法人员技能素养、法律知识要求较高,支队针对工作情况首先为各大队指定案件审查专员,负责审查、修正本大队案件侦办、文书制作流程中出现的错误。其次落实队长负责制,要求大队负责人对每一份文书审核签字确认后再进入支队审核流程。最后由支队抽调技能素养较高、执法水平过硬的队员,联合法务专员形成审查委员会,每月对各单位的工作、各大队的案件开展“找茬”,统计并通报各部门本月漏洞、短板情况,计入“星级大队”考核,对出错率较高的执法队员取消评先树优资格。及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促进队员螺旋式成长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