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11日
第04版:

铸区域学术品牌 为科创发展赋能

——市科协倾力打造“圣城科技论坛”特色品牌

■本报记者 张彦彦

为充分发挥科协所属学会在推动全市创新活动中的作用,服务自主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我市科技发展实际,市科协自2021年全力打造“圣城科技论坛”品牌学术活动。论坛旨在打造品牌型高端学术论坛,瞄准科学发展前沿,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紧密跟踪高技术发展趋势,就学科前沿发展问题、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技术问题等,组织进行学术交流,以期提升学术交流层次,提高学术交流的质量和成效,促进自主创新和高层次人才成长,打造新的学术交流品牌。

聚焦重点专题

发挥学术示范作用

目前,济宁市科协所属学会51家,涵盖理、工、农、医、综合五大类别。圣城科技论坛在专题的选择上紧紧围绕学会各自专业领域重点、难点、热点以及学科发展的需要而定。

2021年以来,围绕“基层亚健康防控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秋冬季呼吸道疾病多病共防”“消化道早癌诊断及新技术”“学前教育公益大讲堂”“血液净化护理学术会议”等12个专题开展了专题学术研讨活动;2022年,结合重要节点,在“世界肿瘤日”前后,先后围绕“科学抗癌,预防先行”等专题开展了助力“世界肿瘤日”系列学术交流活动,取得良好成效。坚持科技赋能技术创新,举办“多措并举系统赋能 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论坛,立足中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多角度、多维度向中小微企业赋能,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今年以来,聚焦乡村振兴、心身健康与疾病防治等关键领域,举办圣城科技论坛2期,对助力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鼓励论坛活动深入进行,市科协开展了学会优秀学术活动评选工作。根据申办圣城科技论坛的质量和影响力,授予部分优秀学会学术活动称号,并给予一定经费奖励,以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继续加强学术高品质建设,进一步提升学会学科发展水平。

借力人才优势

凝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为建好圣城科技论坛品牌,济宁市科协将济宁博士联谊会融入论坛协同发展,以乡情为依托,以博士等高层次人才为重点,不断加快构建高密度人才脉络,在市内外济宁籍博士之间建立了跨学科、跨专业的桥梁纽带,推动人才集聚与论坛高质量发展有机融合。

举办“高层次人才助力梁山企业创新发展线上研讨会”,邀请哈尔滨工业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和太原理工大学的知名教授与梁山汽车配件类的5家企业成功对接;在上海举办在沪济宁籍博士交流会,21名济宁籍在沪博士代表参会,围绕家乡发展建言献策;举办“共叙乡情,共谋发展”——济宁籍博士新春线上研讨会,上海、北京、青岛工作站站长和秘书长及济宁籍博士代表等参加会议,积极探索技术人才合作新模式;同期,举办青岛工作站博士论坛,10位在青博士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围绕数字化转型、新材料产业、医养健康等领域作主旨报告,进一步密切在青济宁籍博士同家乡的联系。

圣城科技论坛通过发挥济宁博士联谊会作用,汇聚市内外中青年博士、博士后,以亲情乡情友情为纽带,搭建了高层次人才思想、学术和科技创新交流平台,引导更多高层次人才推广济宁、宣传济宁、服务济宁。

丰富载体形式

服务科技经济融合

济宁市科协充分发挥学会学术专业优势,不断丰富圣城科技论坛活动形式,围绕“231”重点产业,开展了科技文献服务云平台应用线上培训会、助企攀登——技术转移人才培训等活动。

依托市科协和山东理工职业学院联合建立的中国科协科技信息服务中心济宁中心,通过开展技术交流与技术咨询、技术转移人才培训等活动形式,让更多的企业科技工作者学会运用知识产权信息资源库,围绕“知识产权让企业驶入创新快车道”“知识产权及企业创新方法”“服务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作主题讲座。截至目前,已服务地方企业600多家,帮助企业培养技术转移人才500多名,挖掘专利200余项,为企业节省大量研发资金。

以培训活动为切入口,圣城科技论坛积极探索一条“产学研用”结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新路子,不断提升论坛在服务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上的影响力。

2023-08-11 ——市科协倾力打造“圣城科技论坛”特色品牌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42657.html 1 铸区域学术品牌 为科创发展赋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