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16日
第03版:

用文化为乡村振兴 铸魂凝神

华峰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近日,山东省政协调研组来济宁市开展重点提案督办工作,对济宁市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加快打造和美乡村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文化振兴,既是乡村“五个振兴”的题中之义,更是乡村振兴的“根”和“魂”。各级各部门要对推进文化乡村振兴进行再安排再部署,深入挖掘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拓展传承领域,促进融合创新,不断丰富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促进传统文化“进乡村”“进农户”,为乡村振兴铸魂凝神。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要立足本土文化特色、资源优势,围绕建强文化阵地、做优文化服务、壮大文化产业,积极探索乡村文化振兴新路径,着力提高乡村文化软实力,以文化振兴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市的重要资源,是引导乡村风气和凝聚民心不可替代的力量。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要坚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力量,立足文化为民、文化惠民,不断创新乡村公共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乡村文化吸引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我们要深入挖掘乡村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要因地制宜,立足乡村实际,把乡村文化与现代文明要素、农村农民发展需求等结合起来,汲取城市文明及其他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推动优秀传统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释放乡村文化的内在魅力,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引领乡村风尚向上向美向善,使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更加强劲。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要强化供给,丰富乡村文化新生活,让文化更有温度。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要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更好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要坚持“多方参与”原则,联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引入市场机制,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惠民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文化是无形的力量,要深入实施文化振兴战略,始终把文化建设摆在首要突出位置,化无形为有形,助力乡村振兴,切实让群众文化活动有场所、接受教育有阵地,做到乡村要振兴,“文化粮仓”要丰盈。要守正创新,大胆探索公共文化模式,坚持“因需而为”原则,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衔接。推动文化活动由固定场所走进田间地头,活动主体由专业队伍型转变为群众自发型。

文化不兴,“魂”系何处?文化既兴,“根”在家园。我市历史悠久,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广大乡村蕴藏着充满特色风情的文化资源。我们要坚持“以文化人”原则,要统筹推进乡村文化阵地建设、乡村文化活动繁荣、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乡村文旅融合发展,发挥文化沁润作用,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吹遍乡村,促进济宁乡村文化振兴进入新阶段。

2023-08-16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43097.html 1 用文化为乡村振兴 铸魂凝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