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记者 杜文闻)11月7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主题系列发布会(第10场)——全面优化开办企业服务,助推经营主体迸发新活力。
为持续打造更优营商环境,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市市场监管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聚焦经营主体需求,以提升经营主体满意度为导向,以优化审批服务、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为发力点,深入开展开办企业领域系列创新突破提升行动,推动商事制度改革取得新成效,促进营商环境实现新提升。
强抓改革推进,开办企业“更便利”。我市持续推进“证照分离”改革,简化审批环节50%,精简审批材料70%,压缩法定审批时限70%,营造宽松便利的市场准入环境;推进“一照多址”改革,突破市域内区县间限制,实现“一张营业执照、多个经营地址”;推出外资“简化文书”改革,自7月1日起,香港地区非自然人投资者在济宁行政区域内申请办理登记注册、项目审批、外汇管理、海关事务、银行开户等业务时可提交简化版公证文书,有效减免当事人公证费用,提升外资企业准入便利度。狠抓服务提升,开办企业“更集成”。深化企业全生命周期集成改革,打造“一事思维、一网服务、一窗办理、一次发证”服务新模式;创新企业歇业备案集成改革,印发《济宁市市场主体歇业备案管理实施办法》,细化歇业备案登记制度的应用场景和办理工作指引;深入拓展“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推进实现“开户即开业,证照零等待”。稳抓数据赋能,开办企业“更智能”。创新打造互联网入网新模式,实现领取电子营业执照即可同步办理宽带入网,有效降低企业办事成本;持续拓展“二码合一”改革集成范围,实现经营主体身份信息“一码覆盖,扫码即查”;创新打造审查要点智能应用系统,实现经营主体登记审查要点线上智能应用,大幅提高企业登记注册审批服务效能。严抓审批标准,开办企业“更规范”。建立经营主体登记联席会议制度,创新升级企业上市股改登记模式,构建规范审批长效机制,严格落实窗口首问负责制和一次性告知等制度要求,提升窗口服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