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动《社会保险经办条例》贯彻实施,广泛深入宣传社会保险政策和便民服务举措,我市近日开展“社保服务进万家”集中宣传活动。活动期间,累计深入“四进”场所826个,开展宣传活动191场,参与市民44000余人次,电子社保卡新申领人数40887人,取得了较好宣传效果。
组建政策宣讲团,精准发力推动“服务上门”。“听说社保部门最近在广场、社区开展了很多活动,我们腿脚不方便也去不了,正好你们上家来了,帮我认证一下吧。”家住兖州区鼓楼街道的李大爷说。“李大爷,我帮你用手机在‘爱山东’APP进行认证,下次如果忘记了,就看看这个流程图或者给我们打电话,我们上门服务。”鼓楼人社所所长拿着手机帮助李大爷进行待遇资格认证,并详细讲解了操作流程。今年年初,我市在全市社保经办机构筛选185名业务骨干,组建了“儒小保”政策宣讲团,开展“送政策、送服务到基层”活动,把服务窗口延伸到园区、企业、校园、社区、村居等。截至10月底,全市已开展各类形式的“儒小保”政策宣讲活动630余次。“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开展以来,依托“儒小保”政策宣讲团,实现了社保政策及服务进“十个广场、百个社区、千家企业、万户家庭”,切实打通了政策宣传“最后一公里”,让广大用人单位和群众知政策、懂政策、享政策。
部门内外协同联动,多向发力推动“政策上门”。“我今年40岁了,还能交单位职工的那种社保吗?”在民意“5”来听暨社保政策进社区活动现场,家住太白湖新区明德花园小区的王女士问。“您可以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按年交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后退休了就跟单位职工一样领养老金了。”市社保中心的民情书记兼“儒小保”政策宣讲员将一份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政策指南递给她。全市社保经办机构主动与系统内外其他单位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参与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广场集中宣传活动。结合民意“5”来听,定期走进包保社区开展政策集中宣传或入户宣传活动;依托市就业人才中心每周的招聘会、高校入职指导培训、就业创业讲堂、零工小站、“孔孟之乡 文化济宁——名校人才直通车”校园招聘、2023年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秋季专场活动等,开展多场次的政策集中宣传、讲座等活动,让社保政策搭上“顺风车”,做到宣传覆盖范围更广。
聘请“人社作风观察员”,借助外力推动服务质效齐升。“社保中心的服务一直都挺好,企业办理社保业务很方便,原来开户、增减员等业务都需要带着资料到现场办,现在都不用跑了,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济宁银座商城的李经理说道,“希望继续创新服务方式,为企业提供更便利、更优质的服务体验。”为提升参保对象的满意度,市人社部门积极拓宽外部监督渠道,邀请工作服务对象、“两代表一委员”等群体担任“人社作风观察员”,与观察员建立常态化的交流机制,定期组织专题体验、暗访等形式多样的观察体验活动,全面收集人社服务各领域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充分借助外力提升人社服务质效。(衣媛 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