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5日
第01版:

高举队旗跟党走 争做新时代好队员

——济宁市少先队工作五年综述

■本报记者 王粲

本报通讯员 胡思谋 杨殿赞

市第七次少代会以来,济宁少先队高举队旗跟党走,坚持开展组织教育、自主教育和实践教育,服务引领全市67万名少先队员立志向、修品行、练本领,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谱写了济宁少先队事业蓬勃发展新篇章。

五年来,少年儿童思想政治引领取得新成效。聚焦政治启蒙,牢牢把握少先队根本任务,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全国第八次少代会精神。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少先队建队70周年,在少年儿童中广泛开展“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习爷爷教导记心中”“红领巾心向党”等主题活动,动员60余万名少年儿童参与,进一步引导他们听党话、跟党走。聚焦红色文化传承,围绕党史学习教育,面向全市80余万名青少年学生开展“千校万人诵党史”主题演讲朗诵比赛,发动1400余所学校参与开展线上线下活动展演,引导少年儿童传承红色基因,从小立志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聚焦价值引领塑造,广泛开展“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和红领巾寻访活动,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引导少年儿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于心、化于行;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承办全国青少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展示活动和齐鲁学子“青春国学荟”,荣获省级优秀组织单位。聚焦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开展与新疆英吉沙县少年儿童“书信手拉手”活动,组织4800余名少年儿童与新疆英吉沙县少年儿童结对交友、互通书信,连续3年邀请新疆青少年赴“三孔”开展“泰山天山手拉手·鲁新少年心连心”青少年交流活动,加深两地了解,增进民族感情。

五年来,服务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取得新突破。着力文明倡导,以“小手拉大手”为统揽,组织全市少先队员开展“共筑碧水蓝天”“共守文明交通”和“共树文明新风”等专项行动,实现全市中小学全覆盖,在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中亮出少先队旗帜。着力困境帮扶,持续深化“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累计筹资1870余万元,建设小屋1421间,在全省首创开发“济宁希望小屋”微信小程序信息化平台,形成“互联网+公益”工作模式;开展“牵手关爱行动”,结对帮扶2800名农村贫困留守儿童;点亮留守少先队员微心愿11523个,帮助困境少先队员健康成长。着力安全自护,擦亮济宁“青少年模拟法庭”品牌,引导青少年增强法律意识;实施校园“070 勇敢者行动”,发挥少先队组织在防范和遏制校园欺凌中的作用,切实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组织开展“青春自护·平安春节”“彩虹伞·暑期安全”“五防”安全教育课程进校园等自护教育活动,青少年的自护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

五年来,少先队工作专业化水平取得新提升。辅导员队伍发展壮大,全面完成市、县、乡镇(街道)三级少先队总辅导员岗位设置,其中,市、县两级少先队总辅导员15名,乡镇(街道)总辅导员144名,充实了全市少先队工作的骨干队伍;联合教育、人社等部门评选表彰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和工作者,激发基层工作热情和活力;提升辅导员专业水平,举办各级各类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班5500余期,开展市、县级少先队辅导员技能大赛、说课比赛、辅导员沙龙等活动40余次,通过组织工作交流、实地观摩、素质拓展,推动辅导员专业技能发展;积极参与省青少年仪式教育资料库建设,编发“辅导员培训资料库”和“学校少代会资料库”。加强宣传队伍建设,引导辅导员提升宣传意识,全市各级辅导员在《辅导员杂志》《山东少先队》等中央、省级媒体发文数量居全省前列;在巩固传统宣传阵地的基础上,组建微信编辑小组,推进新媒体课程研发,带动了基层摄影摄像、文字编辑、新媒体技术等各方面专项人才队伍建设。

五年来,少先队体制机制建设取得新进展。少先队工作环境持续优化,推动出台《济宁市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实施方案》,在全省率先设立少先队辅导员岗位津贴,明确纳入中小学党建考核、德育考核指标分值,推出少先队辅导员配备、职称评聘、成绩成果认定等方面一系列突破性措施,切实健全了少先队工作保障。少先队组织基础巩固提升,开展少先队基本知识学习实践互检互学互评活动,促进少先队礼仪和基本知识的普及。少先队阵地体系逐渐完善,持续开展市、县级少先队工作规范化学校创建活动,推动少先队队室、红领巾广播站等校内阵地建设规范化、科学化。大力推进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建设市级基地35个,县级基地149个,完善社区少工委建设,建立社区少工委720个。构建市级示范、县级普及、社区联动的社会化教育资源格局,丰富了少年儿童的校外生活。

2023-11-25 ——济宁市少先队工作五年综述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53813.html 1 高举队旗跟党走 争做新时代好队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