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彬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指出“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就是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市委党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服务全市工作大局,充分发挥党的思想理论重要阵地、科研智库主力军、调查研究主干线、学术交流大平台作用,努力推动咨政工作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强化管理落实目标,带动项目研究增量提质。一是明确目标任务。按照整体工作部署和年度任务目标,制定全年科研工作计划和阶段性工作安排,定目标、压任务,通过教研部提供调研参考题目,教师自主申报调研课题、公开调研提纲与调研活动安排等方式明确工作重点。二是加强精细化管理。召开科研咨政专题调研工作座谈会,听取各教研部在咨政研究上的经验做法、存在问题以及做好下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定期召开科研工作推进会,全面了解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掌握既定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通报进度,加强督导,切实增强教研人员“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意识。三是压实各方责任。明晰管理部门职责定位,抓紧抓好组织引导、服务保障工作;明确各教研部作为咨政研究第一责任人,通过建立导师制和集体打磨论证机制,团队协作、聚力攻关;发挥教研人员咨政研究主力军作用,坚守科研“匠心”“初心”,深耕细作、厚积薄发,提升教研人员分析、论证、撰写水平。通过系统联动、同向发力,带动调研报告量质齐升。
组织调研拓宽视野,提升教师咨政研究能力。一是积极搭建平台。组织教师进行学习与交流、派教师外出学习社会调研方法、开展调研成果交流评比、请省委党校咨政研究专家教授开展专题培训等方式,提升全体教研人员的调研能力。积极参加各类校外研讨会议,鼓励教师提交研讨论文,拓宽教师视野,提高科研水平。二是深入开展社会调研。按照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求,组织全体教研人员按照各自研究领域并结合学科背景组成重点专题调研小组,分别到邹城、兖州、曲阜、梁山、高新区、太白湖新区等县市区、功能区以及市直工作部门开展深入调研。目前《“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中心体系建设调研报告》《关于加强济宁市矿山修复力度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调研报告》《关于推动济宁市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关于加快推进济宁市小城镇创新发展的调研报告》等8篇调研报告获市委、市政府领导肯定性批示。三是完善考核机制,激发内生动力。修订《关于开展社会调研活动的管理规定》《高端科研成果深化研究经费资助管理办法》《关于科研年终考核赋分管理办法》,完善维护学术研究政治纪律和学术规范等制度,切实把政治纪律和学术规范挺在前面。制定科研最低工作量。推动教研咨一体化发展,大力提倡调研成果进课堂,充分发挥主体班次学员参与咨政研究作用。目前发表省级以上报刊文章20余篇、山东省人文社科课题立项6项,在全省党校系统位列首位。
拓展合作方式途径,发挥交流平台叠加效应。一是加强横向交流。参与发起主办第一届淮海经济区党校智库合作联盟会议暨高质量推进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研讨会,与淮北、菏泽、临沂、连云港、商丘、宿迁、宿州、徐州、枣庄等9个地级市党校建立合作关系。我校《关于济宁市文旅融合乡村旅游创新发展的调研报告》参会交流发言。4项调研课题获得立项。二是坚持上下联动。发挥全市党校系统智库联盟作用,与县市区党校深度合作,互补优势,在基层党建引领、新时代王杰精神研究、港航物流等方面取得良好合作成果。
(作者单位:中共济宁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