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董业浩
近20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在全球范围内,不孕不育的发生率逐年走高。据统计,全球目前有大约15%的家庭受到生育问题的困扰,其中男方因素约占50%,而“无精子症”也是最值得大家关注的一项。今天我们就来展开聊一聊“无精子症”。
提到“无精子症”,大多数人会认为“这下完了,没有精子了,肯定就不能生育了。”其实不然,我们对“无精子症”的定义,是指三次或三次以上,射出的精液镜检未见精子,且在3000克离心15分钟后,沉渣镜检仍然未见精子的情况。这也就是说,“无精子症”是指射出的精液中没有精子。我们已经了解,睾丸是“生产”精子的“工厂”,在射精过程中,精子要经过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尿道,才能输出体外。所以说,即使射出的精液中未见精子,并不代表睾丸这个“工厂”不生产精子,也不代表睾丸中没有精子。
我们一般把“无精子症”分为两种,即“梗阻性无精子症”和“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梗阻性无精子症,顾名思义,就是由于精子输出管道发生阻塞、缺失等情况,精子在射出过程中受阻,导致精子无法射出体外的情形。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相对梗阻性无精子症而言就复杂一些。它并非由于梗阻因素,而是由于其他种种原因(食用棉籽油、腮腺炎病毒感染导致睾丸炎、基因缺陷等),睾丸生精过程出现问题,导致没有精子生成,故而没有精子射出的情形。
那么,我们在门诊上遇到了这种情况如何处理呢?
首先,我们会向患者讲清楚无精子症的概念及其与生育的关系,安抚患者的情绪。这一点非常重要。任何人,尤其年轻男性,在得知自己患有“无精子症”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把“无精子症”和“绝对不育”等同,瞬间产生巨大的心理应激压力。
其次,我们会让患者按要求完善检查。一般来说,精液常规检查发现无精子症,我们会给来诊者开具精浆生化、男性生殖系统B超,染色体核型分析及Y染色体微缺失等检查。部分特殊的患者,可能会进行更为深入的检查,比如全外显子检测等。以此为依据,大体判断患者是梗阻性还是非梗阻性无精子症。
再次,在完善各项检查后,我们会给患者安排睾丸穿刺活检术。在输精管缺如或其他不能拒绝行输精管道再通的患者,依据医师的临床经验,也可以施行附睾穿刺活检术。附睾穿刺失败也可改行睾丸穿刺活检术。对于有输精管道再通要求的患者,我们给予施行睾丸穿刺活检术。睾丸穿刺活检术是目前诊断“无精子症”的“金标准”。
说到这里,大家肯定会想,对于睾丸穿刺活检术仍然未见精子的无精子症患者,我们还有办法吗?答案是有的。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来尽可能找到在睾丸内可能残存的生精灶,尤其对于腮腺炎性睾丸炎、隐睾、克氏综合征及Y染色体AZF微缺失的患者,成功率能够达到30%至50%。
得益于现代生殖医学的快速发展,只要能够获得精子,我们就有机会通过二代试管技术,即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部分特殊的患者,也可以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即三代试管技术),生育血亲子代。
综上所述,“无精子症”并不可怕,并不一定是想象中的不治、绝育之症。